最終,高弘圖、錢謙益、馬士英三人還是在那封奏摺上籤下了名字,並且將各自的官印扣在了上面。劉雲威看著奏摺上那一枚枚鮮紅的印章,大笑著對眾人說道:“請諸位大人放心,本公自然不會就讓諸位一起上奏,還會拉上其他人一起署名或是上奏摺的,不會讓諸位大人成為眾矢之的!”
高弘圖、錢謙益、馬士英、史可法四人聞言都是一驚,看著劉雲威那胸有成竹的樣子,都是暗暗心驚。
“看來鎮國公此舉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看樣子鎮國公已經有了全盤的謀劃,也許士農工商、皇親一體納糧之策真的能夠推行開來!”
“只是,除了我等之外,鎮國公還能找何人一起署名、上奏呢?”
“鎮國公每一步都是大有深意,看來此事已經是十拿九穩了!”
“既然老夫已經署名,而鎮國公又如此有信心,那就安心靜待時局發展好了!”
高弘圖、錢謙益、馬士英、史可法四人的心中都是暗自盤算著,各有各的心思。
而一旁的陸英則是有些暗暗擔心:“大哥此前只和我說過要推行士農工商一體納糧的事情啊,並沒說過還要將皇親國戚也加進來啊!這可不是鬧著玩的,弄不好大哥就要成為眾矢之的了,就連陛下也會和大哥翻臉的!”
一時間,整個宴會上除了劉雲威依舊在和眾將談笑風生,陸英和史可法等人都是愁眉不展、各懷心思,就連吃著面前的美酒佳餚也是如同嚼蠟一般,毫無滋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宴會終於是散了,眾將紛紛告辭離去,高弘圖、錢謙益、馬士英、史可法四人也是一一和劉雲威作別,臨刑之前紛紛表示會盡一切努力協助劉雲威,並且還要拉上各自的門生、親族一起上奏朝廷,力主推行一體納糧之策。
劉雲威也是一一感謝,命陸英代表自己將眾人送了出去。
待到陸英送完了眾人之後便立即回到了房中,對劉雲威說道:“大哥,剛才席間之言可是當真?”
劉雲威看著一臉擔憂的陸英笑著說道:“當然是真的了。怎麼?你覺得我是在開玩笑嗎?”
“可是,要想讓大明的皇親國戚出錢納稅,可是比血戰滿清韃虜還要難啊,大哥可有把握?”
劉雲威聞言笑而不語,只是坐在椅子上喝著茶水。
陸英見狀更是焦急萬分,說道:“大哥!咱們在處理完江南之事以後,可是還要出征蒙古諸部和朝鮮國的,大軍背後必須要保持穩定啊,切不可圖生波瀾!”
劉雲威示意陸英稍安勿躁,先坐下來再說。
“你也知道,我是從來不做沒有把握之事的!此番我之所以要將皇親國戚也拉進一體納糧之策中,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劉雲威嘆了一口氣,說道:“天下財富士紳、富商佔了八成,其實皇親國戚也已經包括其中了,就拿成都的蜀王來說,現在的蜀王府中產業極多,良田、商鋪數不勝數,說白了蜀王就是一個有著親王身份的豪商!像蜀王這樣的皇親國戚在大明各地何其多也!在士紳、富商佔據的八成財富中,皇親國戚至少佔了一半,甚至更多!如果不向皇親國戚收稅,那一體納糧之策就沒有推行的意義!”
陸英聽到這裡也是明白了,自從劉雲威提出一體納糧之策開始,就已經盯上了大明各地的皇親國戚,那些士紳、富商其實只是引子,真正的重頭戲其實還是皇親國戚!
而且,劉雲威之所以要將東林黨剷除得如此徹底,也正是為了給一體納糧之策鋪平道路!東林黨是朝中最大的一股勢力,只要將東林黨徹底剷除,那劉雲威一系的武勳就是朝中最大的一股勢力,將來推行一體納糧之策就會阻力大減、事半功倍!
“大哥,你想過沒有,這樣一來你可就將整個大明的文官、武將、皇親國戚全部得罪光了,屆時你如何在朝中自立啊!”
“哈哈!”
劉雲威聞言仰天大笑,說道:“只要此番一體納糧之策能夠推行下去,那國朝的稅收就會呈現飛速增長的趨勢,用不了三年,朝廷就不用再為錢糧發愁,各地百姓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賑濟,陛下也可以對各受災州府免去賦稅,各地災禍對大明造成的影響也會減到最低!有了這筆鉅額的錢糧賦稅,大明就可以浴火重生,在極短的時間內恢復創傷,就算是天災不斷朝廷也可以撐下去!”
“到了那時,就算是千夫所指,我亦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