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風雲錄
第九卷 滔天巨患
第四章 八方動盪危急至
第三節 為國羽翼
劉雲威聞言便大笑了起來,對王承恩說道:“陛下這是什麼意思,是讓我劉雲威割據一方嗎?那可是要滅九族的!公公可不要和本督說笑了。”
王承恩聞言楞了一下,繼而正色說道:“破軍伯這是說的什麼話?陛下既然有此意,那就是絕對信任破軍伯,相信破軍伯和漢威軍將士可以擊敗滿清、收復遼東失地,不會有任何的異心!難道破軍伯不知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嗎?陛下這是要讓破軍伯和三十萬漢威軍將士充當大明的羽翼和屏障,以便護衛國朝、捍衛華夏啊!”
劉雲威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問道:“陛下就真麼相信本督能夠籌集到足夠的錢糧?陛下為何如此有信心,相信本督一定能夠辦到?”
王承恩笑著說道:“哈哈,破軍伯勿怪,雜家先要向破軍伯告聲罪了。破軍伯可不要忘了雜家是幹什麼的,東廠和錦衣衛都是雜家在管著,破軍伯和鄭芝龍的關係,以及漢威軍查抄晉商的事情,雜家都是有些耳聞的。”
聽到這裡,劉雲威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頓時怒氣上湧:“這王承恩竟然一直在監視我,一直在監視我薊遼四鎮!”
瞬間,一股殺伐之氣就從劉雲威的身上湧現了出來,驚得王承恩暗自心驚,身後的兩名隨從見狀也是紛紛後退了半步,驚駭的盯著劉雲威,不敢有任何動作。
“破軍伯千萬不要誤會,雜家也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畢竟這些都是雜家的分內事,並不是針對破軍伯的。還有,雜家探查到的這些情況也並未和陛下提起過。此番,陛下之所以堅信破軍伯可以籌集到大軍所需的糧餉,還提出了用薊遼四鎮田畝賦稅作為補償,也是雜家給陛下提的建議罷了。畢竟朝中大臣都是些什麼樣子破軍伯也清楚,朝堂上的事情陛下更願意聽聽雜家的建議。”
見劉雲威有些動怒,王承恩急忙出言解釋,生怕劉雲威有所誤會。在眼前這個緊要的局面下,王承恩可不想得罪劉雲威這個手握數十萬精銳戰兵的一方諸侯。
聽了王承恩的解釋,劉雲威心中的怒意稍退,沉吟了一下,說道:“公公才智過人,難道就不怕本督由此實力大增,牢牢佔據住薊遼四鎮,從而生出異心?”
王承恩緩緩的站了起來,十分誠懇的說道:“此前陛下也有這樣的疑慮,可是雜家對陛下說了一句話,陛下便打消了所有的疑慮,並且下定決心,只要破軍伯答應下來,便全力支援破軍伯備戰遼東。”
“不知公公對陛下說了些什麼?”
“雜家對陛下說:今日之天下,誰都有可能背叛大明,唯獨破軍伯不會。因為破軍伯不會玷汙了劉挺老將軍的一世威名!”
傍晚時分,劉雲威匆匆趕回了城外的漢威軍大營,二話不說,立即就派出了數隊夜不收趕往通州鎮、薊州鎮、山海鎮、遼東鎮,給四名總兵以及各營主將送去了命令,命令漢威軍各營三十萬大軍立即開始集結,十日之內全軍開赴廣寧城待命,屆時便要開始大整訓,準備出征滿清、收復遼東。
同時,劉雲威還派人給薊遼督師府送去了命令,命令督師府各司立即開始籌集錢糧、兵備,將府庫中所有的錢糧、兵備全部集中到山海關,隨時準備運往遼東前線。
這些命令全都送出去之後,劉雲威便長出了一口氣,獨自坐在中軍大帳之中暗自想著:“希望此番我可以率領全軍將士收復遼東,如此,我雖死無憾!”
次日一早,劉雲威便率領標兵營和越騎營共計六萬將士開拔了。大軍並沒有開往通州城休整,而是直接朝著京城東北方向的山海關開去,準備直接出關趕赴廣寧城。
八天之後,劉雲威率領大軍抵達了廣寧城。
此時,通州鎮總兵陸英、薊州鎮總兵溫破虜、山海鎮總兵趙率教、遼東鎮總兵吳興,以及參將趙開山、參將皇甫明、參將王敢當、參將高宏光、參將祖大壽、參將滿貴都已經率軍趕到;同時,薊遼督師府各司知事袁明軒、馬世明、孫元化、陳子同也是風塵僕僕的趕了過來。
待到劉雲威率領參將李天昊、知事周天逸、知事胡坤趕到城內遼東總兵府大堂的時候,眾人連同各營的守備將官早已等候多時了。見到劉雲威趕到之後,眾人全都起身行禮,鐵甲鏗鏘之聲不絕於耳,使得整個大堂都充滿了英武之氣。
劉雲威身著鐵甲快步走到了大堂之上,昂首看著滿堂將官、眾多幕僚,心中豪氣頓生,大聲說道:“諸君!據報:滿清趁著我大明爆發了流賊之亂,朝廷無暇顧及遼東之際,已經兵分兩路開始東征西討。如今,蒙古林丹汗已經敗亡,蒙古各部幾乎已經被皇太極收入麾下,而朝鮮國也在清軍的猛攻之下敗亡在即,這對於國朝來說可以說是非常不利的!我漢威軍必須儘快出兵干預,否則一旦滿清整合了蒙古、朝鮮國的力量,那對於國朝來說將是萬分不利的!”
堂上眾人聞言都是驚怒交加,趙開山、王敢當等人都是大聲叫喊著要立即出兵遼東,決不能讓滿清成功消化蒙古諸部和朝鮮國的實力,一定要先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