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皇明風雲錄> 正文 第九卷第一章第二節 西北匪患(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九卷第一章第二節 西北匪患(一) (1 / 2)

皇明風雲錄

第九卷 滔天巨患

第一章 國事艱難災禍起

第二節 西北匪患(一)

自崇禎元年開始,大明北地便出現了百年一遇的旱災,而且陝西、山西、河南等西北省份還爆發了十分嚴重的蝗災,一時之間西北大地爆發了罕見的大饑荒,無數百姓易子相食,數以十萬計的百姓被迫離開了災害連連的家鄉,變成了浩浩蕩蕩的流民潮。

面對連年的災禍,以及各地州府軟弱無力的賑濟,西北數省上百萬災民終於爆發了暴亂,憤怒的災民紛紛怒吼著:“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

時任陝西三邊總督的楊鶴在寫給崇禎帝的奏摺上就曾說過:“自萬曆、天啟年間起,山西、陝西、河南大部就天災不斷,田畝數載顆粒無收,京、民二運轉輸不濟,故而各地州縣又缺少錢糧、賑濟無力,因而流民多聚集而起劫掠地方,內地流賊緣起於此。隨後,徵遼潰兵返回地方之時,由於糧餉缺少,又多有逃往從賊者,故西北匪患越發難以收拾!”

沒過多久,到了崇禎二年(滿清天聰元年)六月底,各地各自為戰的暴民開始有意識的彙集起來,最終形成了一支席捲了陝西、山西、河南數省的大叛亂。與此同時,延慶府的販馬頭子高迎祥看準了時機,認為這是一個成為一方豪傑的大好機會,於是便糾集部眾,在安塞舉起了反旗。之後高迎祥率領部下和左近官軍血戰數次,每一次高迎祥都是白袍白巾衝殺在前,很快就打出了名聲。

沒過多久,高迎祥率領部眾與流賊頭子王嘉胤、王自用匯合,三人一同率軍進入山西境內活動。但是沒過多久,眾人便被南山總兵曹文詔率軍擊敗,流賊頭目王嘉胤更是被曹文昭陣斬。

面對朝廷大軍強有力的反擊,各路流賊大軍在高迎祥的主張下,混編結成了三十六營,眾人一起推舉高迎祥做為流賊大軍的首領,號為:“闖王”。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當年親眼目睹了漢威軍雄姿的李自成和張獻忠都聞訊趕來,率領各自拉起來的流賊兵馬投靠了高迎祥。

由於朝廷裁撤驛站而衣食無著的李自成更是帶著侄子李過等族中子弟、驛站逃兵等數千人來前來投靠。李自成將手下的兵馬分成八隊,“御眾嚴、號令一”,每戰必定奮勇當先,漸漸地引起了高迎祥的注意,被封為闖將。

高迎祥在和官軍對戰的過程中,先是整頓了各路流賊大軍,共得精銳大軍二十萬,兵強馬壯、士氣高漲。之後,高迎祥便分兵四路開始攻城略地、殺伐州縣,相繼攻克了寧鄉、石樓、稷山、聞喜、河澗諸州縣,各地官軍由於兵力較少、紛紛儲存實力,以至於接連戰敗,面對一路勢如破竹的流賊大軍竟是不能抵擋。

眼見各地官軍抗擊疲軟、戰力低下,高迎祥更是喜出望外,當即指揮流賊頭目馬光玉、張獻忠、李自成等人合攻蒲州、大寧、陽城。到了十月的時候,流賊大軍已經攻克了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城,眼見流賊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是時全晉震動,告急的奏摺如同雪片一般飛向了京城。

崇禎帝見到西北流賊如此囂張,大有燎原之勢,不禁勃然大怒,立即罷免了巡撫宋統殷,以許鼎臣督賀人龍、左良玉軍八千人進駐平陽,宣大總督張宗衡督張應昌、頗希牧、艾萬年兵七千人堵汾州,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統攬全域性,準備畢其功於一役一舉剿滅流賊大軍。

此時,薊遼督師劉雲威深感西北事態越發嚴重,如果不及時將其剿滅的話,極有可能和盤踞在遼東的滿清一樣成為國朝的心腹大患,一南一北對大明形成戰略上的夾擊之勢,將本就已經病體沉重的大明帝國徹底拖垮、拖死!於是,劉雲威幾次三番上書崇禎帝請戰,想要率領漢威軍將士開赴西北參戰,但是都被崇禎帝以“朝廷糧餉不濟”、“滿清為國朝大敵,督師應嚴守四鎮為上”為由婉拒,只是命令劉雲威率軍守好薊遼四鎮,防止滿清和蒙古趁機南下而已。

面對崇禎帝的回應,劉雲威心中焦急萬分,但是又無可奈何,只能是一邊密切關注西北局勢的發展,同時暗中籌集一部分錢糧,以備不時之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