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崽點頭答應了,他放下小帽,又蓋上匣子,說︰“爹,你幫我把匣子抱進去。”
“你娘寫的信你不看了?”
“我一個月看一個,等我看完了,她就回來了。”小崽早有打算。
“也行。”不過趙西平把那兜酸臭的乳酪提了出來,說︰“你拿去問問胡商,這東西還能不能吃。”
小崽跑去問了,乳酪還能吃,趙西平就按照隋玉寫在木片上的做法切乳酪煎肉,肉餅煎熟鋪上薄薄的乳酪片,烤軟了,一咬就拉絲,這東西一出來就受到所有小孩的喜歡。
隋良嘗了一下,他不太喜歡,他還是喜歡吃純肉餅。
一兜乳酪吃完,秋收也結束了,耗了半個月割回來的二畝麥子,在下雪後,趙西平牽著駱駝馱著麥子去城裡磨面,小崽也跟去了,他穿著他的牛皮短靴,走在雪地不怕濕鞋。
大宛國位於敦煌的西南方,距寒冷的冷濕氣流更近,但得益於蔥嶺的阻隔,進了十二月才感受到真正的寒冷。
大宛國冬季短促,僅有兩個月,一月將盡的時候,牧場就迎來了春雨和春風,之後溫度不斷攀升,小半個月的時間,隋玉就脫去了羊皮襖,穿著羊毛和駝毛填充的小襖,晌午的時候還能熱出汗。
青黃色在牧場落下帷幕,兩場春雨後,牧場上的青草如雨後春筍爭相冒出,一天一個樣兒,牲畜們啃的速度跟不上草長的速度,把它們慣得挑嘴挑舌,啃草只啃最嫩的草頭。
“難怪這裡能養出膘肥體壯的天馬。”宋嫻坐在山坡上感嘆,“多肥沃的土壤,這地盤要是我們漢人的多好。”
.
隋玉哈哈大笑,“你小聲些,這話被大宛的人聽見了,我們可走不掉了。”
宋嫻笑笑,“我們該走了。”
“嗯,二月底啟程,到蔥嶺山腳時應該是三月中旬,山上的雪大概在融化了。”隋玉說。
“玉掌櫃,宋當家,你們在這兒啊。”徐大當家和李大當家從西邊過來,他們去牧場上看小馬駒了,都是今年開春才出生的,一個個水靈靈的,要不是路程太遠,他們還真想買批小馬回去。
“我們是不是該回去了?”徐大當家徵詢兩個女尖兒的意見。
“是啊,二月二十六那日離開如何?”隋玉問。
“可以。”徐大當家點頭,“早點回去,若是順利,我們還能趕在入冬前抵達長安。”
離二月二十六不足十天,四個商隊瞅著好天氣把去年割回來的幹牧草攤開曬曬,之後打捆蓋上油布。
駱駝和馬匹的糧草準備妥當,再備足人的口糧,一行人就上路了。
來時是近五百頭駱駝組成的商隊,離開時,商隊裡又多出一百八十八頭高頭大馬和一匹半大馬駒。
為了掩蓋烏騅的不凡,臨走前,隋玉給它做了件無袖短褂,從背到肚皮裹得嚴實,兩側還綴著兩個鬆垮的大兜,裡面裝著烏騅愛吃的草籽和蜂蜜。
行路八天,隋玉一行人遇到從東邊過來的商隊,是安息帝國的商隊,他們靠近想跟漢商做交易。
但隋玉等人早在十月底就把譯人解僱了,對面也沒有譯人,兩方言語不通,喊來馬倌,馬倌更是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