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杜如晦緩緩的坐下卻將眼神望向了長孫無忌。
蘇青繁心中一嘆,可不是家事嗎...
那長孫安業與李孝常等人因為李世民的上臺受到了冷遇自然心生不滿,打著的可是迎回太上皇的旗號!
也正是也因為貞觀元年兩起謀反事件都是因為李淵而起,李世民才逐漸理清了李淵的角色。
即便李淵失去了雄心壯志,可要是始終有人打著他的旗號藉機生事又如何是好。
於是在貞觀三年把李淵趕去了弘義宮並改名為大安宮,算是徹底的結束了李淵的政治影響力。
這些破事你讓蘇青繁如何和李世民說?
謀反的那些角色雖然上不得檯面,可是背後牽扯的勢力卻不是蘇青繁可以品頭論足的啊!
長孫皇后的哥哥打著太上皇的旗號謀反,想想這一層關係蘇青繁就果斷的閉嘴。
之所以把這件事提前告訴了長孫無忌,說到底還是不想讓這個頗有才幹的人賦了閒職。
自己與李世民即將回到後世取回各種各樣的技術。
到時候長孫無忌不領著頭帶領大唐的老百姓,難道還要自己拋頭露面不成?
自己安心的做作買賣,發展自己的事業,偶爾給出點主意不是挺好嗎?
再說自己的那一套誰知道符合不符合大唐的水土。
作為一個有能力的人,蘇青繁又怎麼能放過呢。
更何況還牽扯到了長孫皇后....
蘇青繁從內心的深處來說,還是不想長孫皇后與李世民留下什麼分歧。
這個在歷史之上幾乎可以稱作完美的皇后早逝就已經足夠的令人遺憾了。
就連彌留之際長孫皇后想的都是大唐的人民!
臨終遺言讓李世民將其薄葬,因山制陵!
為大唐省下了不知多少的錢糧,要知道歷朝歷代明確規定的是帝王陵墓建造可花費國庫的三分之一啊!
作為李世民一生摯愛,竟然棄絕了沿襲千年的陵寢法度!
在無比篤信死後將會前往另外一個世界的古人來說,這代表著什麼呢?
就連李世民也沒能想到這一生溫良儉讓、無慾無求的妻子後為何會留下這麼讓人費解的遺命。
蘇青繁曾仔細的研讀過那段歷史,可惜歷史沒有留下任何的隻言片語。
蘇青繁猜測,可能這也是長孫皇后對李世民的愛吧。
貞觀九年,大唐的開國之君李淵病逝,李世民本意效仿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長陵為其營建陵寢,務求崇厚。
但遭到了精通經史的虞世南反對。
虞世南認為自秦漢以來帝王陵寢大多人工堆砌高大的人工封土,漢代諸陵從帝王登基就開始營建花費天下賦稅的三分之一既勞費了民力還使得盜賊生心,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尤其是漢武帝的茂陵,營建工期近五十年,到漢武帝下葬時已經多到隨葬品已經無法在地宮中擺放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