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依舊搖頭:“不可,這並不是朕的本事,朕豈可挪為己用?被世人知曉,豈不戳了朕的脊樑!我大唐君主剽竊他人之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論蘇青繁怎麼說李世民也不答應,只得把目光求助到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也是搖頭,看著滿面不甘的蘇青繁心神一動。
“青繁啊,這些詩便署你名如何?”
“可別啊,長孫皇后,小子可是連字都寫不周全,又豈能寫出如此佳作?”蘇青繁趕緊搖頭。
既然李世民不願,那隻需要在不經意間流傳出來幾首、並言明是聖人所做。
世人儘管懷疑,可又有幾人敢質問於李世民?
那時他又能如何?
詩仙李世民!
嘿!到時候名頭壓到了你的身上,你不答應也得答應。
“小子,你說的中秋作為朝廷認可的節日朕答應了。那月餅製作之法回頭告訴朕,朕立刻著手令人去做。”李世民道。
他是乾脆的人,既然有益那就去做。無非是多個節日罷了,大唐的百姓生活終究是單調了些。
“陛下,節日要隆重,還有許多需要完善,最好是讓禮部給拿個方案出來。最重要的宗旨便是與民同樂。這是屬於大唐人民的節日!”蘇青繁隨後就將各種各樣的想法告訴李世民。
李世民將蘇青繁的想法一一記錄在案,只是時間太過匆忙,蘇青繁也只能想多少就說多少,還有禮部呢。
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禮部在這裡就起著重大的作用了。
教化天下不就是他們的責任嗎,這突然多出的節日顯然也是該禮部主管。
直到蘇青繁離去,李世民看著那些詩,說不上的喜歡。
“觀音婢,這些詩可這是妙的很啊。”
“臣妾也喜歡緊呢。”
小心翼翼的收起了詩句,李世民問道:“觀音婢,你覺得這小子如何?”
“視禮法如無物,至於其他臣妾倒還未曾看出。”
長孫皇后想了想道。她怎麼也能沒想到竟然有男子當著李世民的面問她的名諱。
若不是知曉他不通禮法,單單一個褻瀆之罪便足夠砍了他的腦袋。
“這便是後世的人嗎?現在我對於後世之行倒是充滿了期待。”
喜歡貞觀:我來自未來請大家收藏:()貞觀:我來自未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