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的和祖宗牌位擠在一堂,這被彈劾的是冤還是不冤呢?
“呵,那小子說的朕心痛啊。你們可知那小子說起他們死之時是何職位?”
李世民痛心道:“李大亮工部尚書,魏徵門下侍中,還有一位朝廷大員倒是沒有名字,死時連家裡操辦喪禮的地都沒有...”
幾人同時呼吸難受,這也太窮了吧.....
“現在你們相信他是自來未來嗎?”李世民又問道。
見幾人不答,李世民問道:“那手機之物你們也見了,我大唐一百年內可以製造出來嗎?”
見幾人不答,很明顯的的接受了那小子是來自一千多年後的事實。
“玄齡,精鹽你先安排產出些吧,給朕這些臣子送上些。等朕回來有了新的技術在擴大生產不遲。”
“陛下真的打算按照那小子的說法去做?”房玄齡不解的問道。
李世民搖頭:“那小子不尊禮法,朕可不行。禮部那可是六部之首,怎可讓於他人之手?”
李世民心中想的卻是,那所謂的生產力,所謂的高產作物必須親眼見證了才能做決定。一代雄主,豈會因為他人幾句話便做出如此重要的決定?
更何況那一切都是未知的,蘇青繁所給他描述的不過是藍圖罷了。就算是真的,他也不打算讓世家徹底的掌控禮部。
世家本就恐怖絕倫,若是徹底的掌控了朝廷的禮部,那還了得!
無論哪個皇帝對於這樣的事都是無法容忍的。
禮法大於天,這小子不懂....
以利誘之,倒是說的合情合理。
“不過朕倒是可以下令廣納天下能工巧匠,朕倒是想看看這小子如何從世家手裡獲取大量的錢糧,想要養活這天下的災民可不是小數目啊。”
無非是一時的罵名罷了,若是真得到了錢糧,還在乎什麼罵名嗎?
正如蘇青繁所言,世人只知救濟災民的是朝廷,是聖人!
三位國公相視一笑。
房玄齡道:“那小子以一千多年後的眼光看待我大唐必然有時代的經驗與進步,可透過冰冷是史書又怎能理解我大唐的風土人情?史書之中的寥寥數語,又如何詳盡描述我大唐究竟是怎樣的運轉。”
李世民點頭:“史書之中記載的便全部都是真的嗎?朕可真的不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