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上地方已經被官吏體系直接平替,他們如果回答不好,就有可能導致在應昭結案之前,成為最後一批墊腳石。
應昭看著下邊,神情冷漠。
這場緝拿,並不止是為了報復,也不是所謂的烈丈夫當如是。
掌權多年,他也成熟了,一開始或許只是為了讓自己名頭上好看一點,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不需要。
一個悲情的英雄,更能讓人同情。
這些大案,只是遮掩他真實目的皮套,他要的從來都只是實現一個理想,或者說提前糾正局勢。
但也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一般。
他什麼都做不到,只能順應局勢。
該腐敗的會出現,該合流的止不住,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延緩。
殺世家,是因為他們開始運用手中特權,鑽他設計的遊戲規則漏洞,與其跟他們扯皮,不如趁現在壓得住,弄死了然後過段時間再打補丁。
他是打出來的皇帝,這就夠了。
世家的牌很好用,但也有發完的一天。
今天,如果不能結案,估計之後會鬧很大。
只是,不能他來結案,要讓下邊的官員來結案。
要讓他們自覺和世家劃清界限,世家或許會出現,但可以扭曲世家的款式,讓他們變成士紳。
雖然性質差不多,但士紳的危害,不如世家。
而皇權也能進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
“陛下,臣以為,流放為佳,天下廣袤,遍地莽荒,與其殺之,不如用完。”
刑部的諸葛城上前,對應昭是說了自己的想法。
作為世家的一員,雖然只是蜀地的世家,他還是不希望看到世家子弟徹底死。
因為這意味著,皇帝對世家生殺大權在握,可不會管你是誰,惹惱皇帝照殺不誤。
“此言差矣!”兵部左侍郎陳慶之上前一步,“陛下,世家必須處之而後快,否則後世難免再來一場景安之亂!”
景安之亂,就是應昭被逼反擊的總結,也代表應昭朝廷對於關東世家的清算正確。
“陳侍郎!蒼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仁德聖君,也當心懷仁德。”
“糊塗!”陳慶之一甩衣袖,指著諸葛城喝道,“‘公羊曰:九世之仇,猶可報乎?孔子曰: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斬草不除根,誠乃大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