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之中,最怕的便是對方突然變招,原本成熟的思路被這麼一打攪,後續的出招也要被迫變幻。
所以一定境界的高手在互相對招時,總會遠遠比劃一番,那些外人看來似是十分無味的動作,事實上已在一舉一動間交手上百次。
誰的反應快誰就能佔到上風,這句話一點兒也不假。
就在胡泉心生得意之時,武祝忽然手腕一扣,把那鎏金小斧當作短勾般向下一壓一提,霎時化血刀的路線便被它牽引偏開。
再隨著手肘一掀,迅速架高几分,堪堪避過化血刀。
緊接著,武祝右轉翻身順勢大臂一甩,手中重錘被他掄了一整圈,攜著猛力朝胡泉甩去!
這一錘揮出,帶著風嘯,若是能狠狠砸中胡泉,當即便能將他重傷。
可惜,胡泉的反應同樣不慢。
重錘未到,他便身子一矮縮了過去,隨即雙手挨地腳下一個掃堂腿,唬地武祝趕忙退開。
餘方左旁觀在一邊,心中很是震驚。
這兩人雖然境界各有高低,差了足足一品,可兩人在武學方面的造詣卻是平分秋色。
先說那個胡泉,其不愧是狂刀門的少門主,手中一柄邪刀不知什麼來歷,刀身上下竟然遍佈著重重死氣,陰寒無比。
刀的來歷不低,胡泉本人用刀的本事也十分過人。
心狠、力巧,其出手狠辣,往往勢大力沉,卻總能在出其不意的時刻硬生生扭轉方向,變幻莫測。
要做到他這種程度,不僅需要對刀法有著獨到的見解,還對個人的臂力、腕力、指力等方面有著十分苛刻的要求。
餘方左眯著眼,瞳孔忽而放鬆,忽而收縮。
進、定、退,三者之間切換自如,胡泉如此年紀便能留意到這個方面,假以時日任其發展下去,必將成為一名頂尖刀客。
不過,胡泉今日是必死的,縱使他再有天資,也沒有機會了。
眼看兩人接連不斷的繼續對招,各是不停變換著招數,卻是十幾個回合下來,誰也傷不了誰。
餘方左認真盯著武祝,不時點點頭,又禁不住搖搖頭。
兩人看似勢均力敵,武藝也不分上下,實則武祝與胡泉打的越久,便越佔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