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版本,皇帝昭告天下,於全國各處張貼皇榜,尋訪名醫為病入膏肓的太后問診。
繼而,在某一個霞光漫天的清晨,將一身布衣容顏依舊姣好的太后送出了宮。
“母后,前半生,您為兒子殫精竭慮,後半生,兒子希望您能縱情山水,恣意半生。”
“您放心,兒子會愛惜江山子民,也會照顧好妹妹,讓她無憂無慮。等您累了,兒子如今日一般,在宮門口等您回家。”
宮門外,兩鬢斑白的攝政王也是一身布衣。
面龐滄桑,可眼眸中卻宛如新生一般綻放著光芒。
晨曦的霞光中,馬車馳騁離去。
宮門緩緩關上。
藍天,白雲,長鳴遠去的飛鷹漸漸變成了一個黑點。
這算是關關雎洲寫出來的三個結局裡最容易有爭議的一個結局了。
可是,秦夜卻最喜歡這一個。
作為女主,太后先是一個女人,其次才是太后,才是母親。
所以,在秦夜看來,太后這個稱謂帶給她的榮耀,以及兒女的承歡膝下,遠不如她內心的快樂來的充盈。
然而,在觀眾心裡,這個結局未必能讓他們接受。
畢竟大家的期望都是一生一世一雙人,希望女主能夠從一而終。
劇中,女主和先皇也是真心相愛過的。
只不過,愛情消磨在了太多的誤會和誘惑中。
先皇逝去時說,女主是他此生唯一的摯愛。
這一幕戲,秦夜相信,播出的時候,一定會惹哭一大波的女性觀眾。
可是秦夜對此嗤之以鼻。
摯愛又如何?
照樣不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皇子公主生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