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雙林低聲道:“公公說過,小的們伺候主子,就要聽主子的話,對錯不是小的們可以插嘴的……還有……犯奸惡者,自有國法懲處。”
奴婢不過是工具,哪裡輪到奴婢來判斷主子的正確?太子自有君父教導,皇家要的是盡忠職守的狗,而不是會自作主張的刀,因為前世他作為管理者,也不喜歡自作主張的下屬,這是他的真實想法,在摸不清楚皇后的想法之前,他覺得說自己的真實想法比較可靠,就算皇后看不上他,也只是認為他愚忠,不明是非,但皇家也需要愚忠的人,因此他頂多也就是選不上,太子是高危職業,跟在太子身邊,並不穩妥,選不上才正中下懷。
王皇后詫笑了聲:“倒是個實心眼的孩子”
王皇后繼續問他:“你多大了?”
傅雙林回道:“小的丁丑年生人。”
王皇后溫聲道:“比昭兒小三歲,還一團孩氣的呢。”若有所思了一會兒道:“下一個吧。”
後頭的孩童大概不敢冒險,仍是規規矩矩的說會通報陛下皇后,聽陛下皇后命行事。
王皇后一個一個看完後,微笑著道:“看著個個都是能用的,這些都先放在坤和宮,因喜你費心調理調理,待順手了再給我兒當差。”竟是除了第一個太害怕癱軟的,其他的全都留用坤和宮了。
一旁因喜上前道:“謹遵娘娘懿旨。”一邊帶了他們下去。
傅雙林心知肚明,這不過是過了個初試,這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皇后不過是藉此問題看心性,留用坤和宮是個試用期,而真正能留在太子身邊的,就要看這試用期的表現了,這個皇后為自己的兒子,是真的極為上心。
他如今卻面臨著難題了,到底要不要爭取留在太子身邊?宮廷之中,跟錯主子就等於直接面臨冤死,太子乃是帝位的繼承者,可以說生而高貴卻隨時可能成為炮灰,古往今來冤死的太子還少麼?如今也只有秉承一貫宗旨,低調做人,既不拔尖也不犯錯,至於這才是宮裡自保之道,待摸清楚形勢再做打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宮裡總有一些老公公,知道許多別人不知的宮闈秘聞,雙林年紀小又安靜,四處留心,也聽了許多。
王皇后是原跟著元狩帝楚霆在潛邸的王妃,育有兩位皇子,太子楚昭是嫡子,又是元狩帝大破西戎,登基之年所生,聽說被元狩帝視為天賜吉兆,才滿月便封為太子,說起來地位應該很牢固,然而偏偏還有個大皇子楚昀,為洛貴妃潛邸所出,佔了長子的名頭,而洛貴妃外家正是洛太后外家安陽侯府,為何側妃產子在王妃之前,潛邸歲月為何王妃無所出,想來這其中也是十分耐人尋味的。元狩帝也是洛太后親出二子,天和帝胞弟,本來封為安王。天和年間因天和帝御駕親征被俘,皇后雖懷孕卻不知男女,朝廷便擁戴安王即位,奉天和帝為太上皇,尊天和帝的嫡皇后洛氏為惠皇后,住在弘訓宮,立安王妃王氏為皇后。同年元狩帝帶兵大勝西戎迎回太上皇,偏偏楚霽已受苦太多,迎還朝的時候一病嗚呼了,朝廷議了諡號為懷,如今都呼為懷帝。太后不免疑心到了二兒子身上,認為是他為了皇位做了手腳,因此一直怨恨二兒子,對皇帝和皇后都不假辭色,卻將楚懷帝留下的遺腹子福王楚旼以及大公主楚昕帶在身邊教養。
這麼看來,太子除了有洛家支援的佔了長子名分的大皇子威脅之外,還有懷帝所謂正統一脈的福王虎視眈眈,王皇后卻不過出身翰林世家,清貴卻單薄,封為皇后後得了個安慶侯的爵位,如今襲了安慶侯的正是王皇后的胞兄王袞。如今各皇子都還小,他們身後的勢力也都還潛伏著,總有一日矛盾激發,無論哪一派要上位,都能找到大義名分作為登基依據,怎麼看都岌岌可危,而太子本人還小,這樣的位子不是個狠絕的人,哪裡坐得住,那是個孤家寡人的位子,目前看著王皇后雖然還好,誰知道呢。
傅雙林忽然深深地為自己的前途感到憂慮,自己如今已是踏上了王皇后的這條船,就算沒有過試用期被退回內務司,只怕也不會分到什麼好差事,因為身上已經被打上了王皇后的烙印了。
王皇后待下寬和,憐惜他們年幼受刑,特特交代了這些孩子都還小,不必太過拘著,上夜或是太重的活都不必安排,只是跟著學規矩應對,過些日子就要去內書堂讀書,到時候還有的辛苦,這樣交代下去後,他們在坤和宮每日不過是跟著幾個老公公們做些灑掃餵養、曬被曬書、打雜的瑣事,日子比內務司的日子居然還好過多了。
喜歡權宦請大家收藏:()權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