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幾個過去,姜明月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小郡主。趙胤喜歡的在封地大賜粥水給那些乞丐流民。但是趙胤不能一直沉浸在喜悅之中。皇帝要退位了,他帶著太監,和幾個很厲害的侍衛要去四處遊玩了,趙胤當然要去送送他。
“父皇,兒子沒法陪在你身邊盡孝心,實在是很愧疚。”趙胤滿臉自責,即使父皇身邊有很多武功高強的侍衛,但是這次出遠門,趙胤還是很擔心皇帝的安全。
皇帝拍拍趙胤的肩膀,眼神無比的慈愛,這個兒子此次分別不知道還有沒有再見面的一天。但是無論有多麼的不捨得,他還是要走的。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阿胤,回去吧,朕…我要出發了!”最後的告別過後,昔日的皇帝騎上了馬,身後跟著幾個太監和侍衛,還有被保護著的小公主。
沒有馬車,只是七八匹馬,噠噠的跑著,趙胤站在原地向前望,一直等到看不到了才眨眨酸澀的眼睛,帶著手下回去了。
皇宮裡由蒼涼又變成昔日的熱鬧情景了,這是因為新帝要登基了。新帝是一個三歲的小孩子,這引起了很多臣子的不滿。許多臣子都認為,趙胤的父親居然還有很多孩子,除了大皇子和二皇子一個謀反變成庶人了,沒有資格登位,一個不願意登位),完全可以在其他剩下的皇子裡選一個聽話老實的。為什麼非要選一個三歲的,說話還麼有很清晰的小娃娃?而且這個小娃娃還是庶人的孩子。
但是當上攝政王的趙胤,現在是大夏國權力最大的,他對這些發對一概不理,拿出先皇的詔書,堅持讓三歲的侄子繼位,臣子們除了唉聲嘆氣,也沒有別的辦法!
新皇帝還什麼都不懂,所以的事情都要趙胤去操心,這次的壓力比之前考舉人還要大。生怕出錯,還好父皇留下了幾個有用的人幫助他,不然趙胤覺得自己很有可能在手忙腳亂中出差錯。
“一切都準備好了嗎?”把幾個總管叫來,趙胤問話。
負責當天禮儀的總管太監,第一個回答,“稟告攝政王,奴才一切安排就緒。”他是個聰明人,知道現在趙胤是最有權的人,要想繼續在這皇宮混下去,他必須想辦法討好趙胤,讓他看到自己的價值。
其他幾個總管見此,也十分積極的彙報進度,表達自己的忠心耿耿。
過濾掉一些廢話以後,趙胤得到結論:一切準備的都很好,雖然還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但是沒什麼大問題。
“行了,都下去吧,沒幾天了,你們都上心一點。”總管們一起告退。
出來以後,說,趙胤當上攝政王以後,威嚴更勝以前了。果然身份改變了以後,氣質也會發生變化。
趙胤來到了他大侄子的寢宮,他進屋子裡的時候,正看到大侄子傅凌,正在太傅的教導下識字。傅凌學的很很用心,太傅教導的也很認真。以至於當趙胤來的時候,因為沒有讓太監提醒,傅凌和太傅一直沒有發現趙胤來了。
還是在傅凌寫字的時候,太傅終於看到了趙胤,慌忙告罪,“寧王趙胤的封號)恕罪!”
趙胤幹忙把老人扶起來,“太傅快快請起,是本王不讓宮人提醒你們的。看樣子,太傅和凌兒相處的很好,這樣本王就很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