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真好。”至少走出來第一步,以後繼續努力。
“你個小沒良心的,媽媽就對你不好了。”
“媽媽最好了。”你能讓我自己睡一屋會更好!
第二天,吃完早飯後,雲初隨著雲媽來到了做活屋。做活屋裡面被半堵1米高的牆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放置了各種生活用具,如下地用的鋤頭、劈柴用的斧頭、刨木頭用的刨子等,另一部分放置了各種織布用具,如彈花機、紡紗車、紡織機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雲媽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讓雲初自己玩,她今天拿出一袋彈好的棉花,仔細的教導了雲初紡紗的流程,又給雲初示範了一下,讓雲初自己試著紡一下。雲媽做完這些,便坐在了織布機前,準備開始織布了。
只見雲媽手腳並用,配合靈巧,梭子左來右往的每一次都發出啪嗒聲,框用固定在它前面的杼把梭子引過來的每一條緯線砸實在布面上。她有節奏地一上一下來帶動織布機上的8綜隨之交替上下,使得經緯結構反覆迴圈變化,再加上著色經緯線的錯綜交叉,即產生了變化無窮的幾何紋樣,形成長短、寬窄、橫豎、傾斜、交叉不同的點線面。
雲媽之所以能織出這麼複雜的圖案,除了增加各種色彩的紗線外,主要的是增加綜數,有的圖案甚至多達12格子綜。大多數織布機只有2塊至4塊踏板,即2綜至4綜,因此必須增加綜數,並在增加的綜下墜玻璃瓶,有代替腳踏板的作用。採用這種方法織棉布,必須頭腦清晰、記性好,如果稍一走神拉錯了一個玻璃瓶子,布面上的花紋就會錯亂。雲媽是一個技藝精巧的織手,她能織出古樸簡練的花草、動物圖案,也能織出文字圖案。
織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熟練。一個人織得熟練時,甚至可以不用眼看,只用雙手和雙腳機械地配合就可以很快地織起來。像雲媽這樣的熟練程度,一天可以織3米多長的布,即10尺左右。
雲初看了一眼,便發現了這裡的織造與星際織造的不同之處。她織布時並不需要複雜的工具,她需要的是把自己的精神力分股,然後,用精神力引導紗線組成各種各樣的陣法圖案,以此來加強布匹的柔韌性、堅硬度、防禦等。不過,既然已經生活在這個時代了,那麼,還是學會使用這些工具的好,精神力可以作為壓箱底的本事。
剛才雲媽教導的紡紗流程對於雲初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她決定先紡一些試試。她先在捻杆上搓了個棉花筒兒,然後一隻手拿著捻杆,另一隻手把棉纖維抽成一根紗,繞在了錠子頂端的凹槽裡,讓錠子像陀螺那樣旋轉起來,錠子便把棉纖維繞緊成了紗線。在這個過程中,雲初試驗了一下,用精神力紡的紗線比不用精神力紡的紗線更光滑、更有韌性,她覺得以後可以作為自己的絕活。
“哎呦,初寶兒,這都是你紡的啊?你第一次就紡的這麼好,看起來就是吃這碗飯的。”
雲媽的驚呼聲驚醒了沉醉在紡紗中的雲初,她抬頭看見雲媽手上拿著她剛剛紡出的一個小個頭紗團,便問道:“這些紗團可以組紗吧?”嗯哼,我紡的紗就是不一般。
“可以倒是可以,不過你最好有空再紡一些,我用你紡的紗給你織匹看看。”
“好的,媽媽。”媽媽說的也對,等那匹布織出來,我也好看看用精神力紡的紗具體怎麼樣。
“你慢慢來,不著急。你看媽媽織的布好看嗎?”
雲媽織的這匹布是由濃重色調的合鬥花紋組成“八盤八碗”,清淡明亮的藍白二色交織成閃耀的星辰圖案,紗線各色相間、豐富多變,結構也很細密,織紋緊湊,實用美觀而富有濃厚的鄉土色彩。
雲初看過之後點了點頭,說:“好看。”在沒有精神力的情況下,媽媽的技術已經很是純熟了。
“那好,你繼續紡這個棉花筒兒吧,媽媽去做飯了。”說完,媽媽便離開了做活屋。
當雲初聞見肉的香味從做活屋裡出來時,看見一個老太太坐在院子中的板凳上。老太太回頭的瞬間,雲初有點發懵,她心不在焉的打招呼道:“姥娘,你來了。”我們家真的沒有預言師基因嗎?
喜歡織女重生在六零請大家收藏:()織女重生在六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