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陸承安覺得自己答題速度挺快時,有人拿起試卷起身交卷。
陸承安:“……”
看到已經有人交卷,陸承安趕緊收斂了心神,開始思考起五言六韻試帖詩要怎麼寫。
早就學完音韻訓詁之學,對平仄押韻掌握不錯的陸承安,雖然寫不出如唐詩宋詞中那些讓人驚豔的詩,但也不會寫出打油詩來。
很快,他定下心思,按照先寫景再抒情,最後昇華主體的寫法,先在稿紙上寫出詩句。
接著,幾番修改,終於定稿後,謄寫在答卷上。
等試帖詩寫完,陸承安一抬頭,就發現已經有五人交卷。
明白他的答題速度甚至連前五都沒進的陸承安,先是檢查了一下考卷,確定沒有任何問題後,才站起身。
就在他起身時,距離他不遠處,面板稍黑的書生,也開始交卷。
專門收卷的衙役,很快上前將兩人的試卷拿走。
繳卷後,考生是不能立刻離開考場的。
要等交卷人數達到四五十人,由文縣令親自取下大門上的封印才可離場。
第一次離場稱為“放頭牌”,一般在考試開始後三個半小時到四小時內進行,然後是“放次牌”、“放三牌”,直到最後的“放末牌”。
縣試考試時間沒有限制,但不得使用蠟燭,一般等到傍晚時分,天色一暗,考生即便沒有答完也只能黯然退場。
此刻,提交了試卷的陸承安,在衙役的指揮下安靜的離開考試的場地,來到了空曠地帶。
這邊,也是文縣令和維持秩序的衙役們所在的地方。
縣試跟科舉一途其他幾場考試比起來,並不嚴格,沒有糊名謄卷這樣的繁瑣程式。
這不,陸承安等考完的書生,試卷已經被衙役呈給文縣令,如果時間早,有的縣令還會當場提問考察考生才學。
若是對答讓縣令滿意,文章又寫得好,甚至可以當場得知自己是否考中。
今天,文縣令本來並沒有提問的想法。
不過,看到幾個書生中,陸承安這個小不點的時候,文縣令起了興致。
他招招手,對著一旁的衙役吩咐了一句。
很快,陸承安幾個提前交卷還不能離開的考生,就被帶到了文縣令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