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家裡的女孩子大丫二丫三丫,她們覺得自己的名字實在是太難聽了,想要換一個文雅一點的名字。
楊安朵把從詩經裡挑選的字,寫出來給她們挑,中間一個字,她選擇了文化的文。
最後大丫改名為楊文灼,二丫叫楊文淺,三丫叫楊文宜,四丫叫楊文蓁,就連未來的五丫,六丫,七丫的名字都有。
老楊頭覺得楊安朵取的這幾個名字都不錯,剩下的這幾個也不能浪費,打算以後有了孫女接著用。
小豆子本來姓陳,叫陳小豆,現在已經改名為陳宣喬。
大虎,二虎他們倒是沒有來找楊安朵,他們覺得自己的名字還不錯,虎虎生威。
後來大丫偷偷告訴楊安朵,大虎他們是擔心取的名字筆畫太多,寫作業的時候,被夫子罰寫自己的名字。
楊安朵也是哭笑不得。
到正月初十,基本走的親戚就走的差不多了。
家裡也開始忙著楊至善去青州科考的事情,去的時候有府衙到公車接送,不過東西還是需要自己準備的,一路上還是需要不少的花銷。
公車只能讓學子做,沒有給僕人留位置。
只是楊安朵要去青州看看,家裡人一想索性讓楊二郎也跟著去,楊四郎原本也準備一起去的,只不過豬棚暫時離不開人,他只能把機會讓給了楊二郎。
家裡人也更放心楊二郎跟著,畢竟他時常去縣衙賣東西,也認識不少人,即便是去了新的地方,也不會沒頭沒尾的。
“到了青州,你可別亂走,我聽說青州可大了,萬一走丟了,可沒處找你去。”孟氏一邊給楊二郎收拾的行李,一邊抱怨。
此時張氏方氏也在給楊大郎楊三郎收拾行李,巧合的是這一次護送學子們前往青州考試的人裡面,就有楊大郎和楊三郎。
也不知道是不是羅縣令故意安排。
正月,半年的時候,楊安朵去給羅大人羅夫人拜年,並沒有提起此事,但是以羅大人的心思應該能夠想到。
轉過天,楊安朵讓家裡人把剩下的肉做成了肉丸子,又做了一些羊肉丸和魚丸,讓楊二郎送去給了羅縣令,羅縣令收到之後很是高興。
自從吃過一次豬肉完之後,羅縣令就喜歡上了這種吃法,不只是他喜歡吃,羅夫人,羅小少爺,還有羅小少爺也很喜歡吃。
只是家裡的廚子做的總是不如楊家做的好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