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他養的還是野豬,野性就更大了。
建好了養豬場,他就去把山上的野豬趕下來,讓它們住進養豬場。
這一批野豬並不多,只有五隻小豬仔,八隻半大崽子。
不過無所謂,等著些野豬長大了,讓它們下崽,到時候就可以擴大規模了。
這些野豬崽子都是被他馴化過的,雖然換了個環境,但有吃的有喝的,日子比以前在山上過得還舒服。
只是一兩天就習慣了豬舍的生活環境。
接下來一段時間,棒梗又陸續建好了養雞場、養鴨場、養鵝場,還有養蜂房。
等這些設施建好,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半月。
而且這還是他親自操作,勞動速度很快的情況下。
養雞場、養鴨場、養鵝場、養豬場都建在半山腰的湖泊周圍,除了養豬場以外,其他建築都是用竹林的竹子建造而成。
也正因為這些設施,竹子的用量很大,整個竹林被他來了個大改造,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的風景區。
做好這些工作之後,他就把山下的家禽還有蜜蜂全部轉移過來,並且計劃著擴大規模。
其中蜜蜂是最簡單的,根本不用他多管,這些蜜蜂就可以自己繁殖,他只需要定期收割蜂蜜就行了。
倒是雞鴨鵝有點麻煩。
現在他家的雞鴨鵝並不是很多,雞有五十幾只,鴨有三十來只,鵝最少,只有十多隻。
不過這些雞鴨鵝都成熟了,每天都在下蛋,現在有了地盤,他就準備開始擴大規模,把它們的蛋孵化出來,搞一些小崽子。
在他的計劃中,到時候養的雞鴨鵝會擴大到上千只,現在這個規模才剛剛開始。
養這些家禽,他也不準備親自來,而是就在村裡請人幫忙。
畢竟現在的規模雖然不大,但過段時間,這個數量就要成倍數提升。
不管是餵養,還是清理衛生,都不是他一個人可以搞定的。
於是他找到村裡比較老實的人家,請了兩位大媽過來幫忙。
畢竟在牛角村生活這麼多年,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再說,他開的工資也不低,每人每月有二十塊工資。
這個價錢,可以比得上那些工廠上班的學徒了。
在農村,這個價錢絕對算是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