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姑娘。”徐聞陳輕笑出聲,“今天我們已經下調了收購報價,正好抵消財務風險溢價。”
惠希文突然想到什麼:“但我們已經持有20的流通股,股價暴跌不是會造成浮虧嗎?”
“很好的問題。”徐聞陳眼中閃過一絲贊賞,“我們早在建倉時就買了對應的看跌期權,今天這部分頭寸盈利正好覆蓋持股損失。”
惠希文突然福至心靈:“這就是你之前提到的動態對沖策略?”
“你連這個都還記得。”他的聲音帶著真實的驚訝,“看來我們希文真要變成並購專家了。”
惠希文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所以接下來你們會……?”
“加速收購。”徐聞陳接過話頭,“財務醜聞讓廣都的中小股東恐慌性拋售,正是增持良機。”他忽然壓低聲音,“不過這個策略有個關鍵前提……”
“需要監管部門認可你們的資金來源。”惠希文脫口而出,“以免再被調查。”
影片那頭沉默了幾秒。
“怎麼了?”惠希文疑惑地問。
“沒什麼。”他的聲音柔和下來,“只是突然發現,我的小未婚妻已經能和我討論收購案了。”
惠希文臉頰發熱,小聲說道:“離不開徐老師耐心指導……“
“我很高興。”徐聞陳直視鏡頭,目光專注得令人心跳加速:“真的。”
“嗯……我也很開心。”惠希文嘴角跟著上揚,“感覺離你的世界更近了一點。”
“這只是開始。”他的眼神愈發溫柔,“等你回來,我們可以一起做更多事。”
結束通話影片後,惠希文伸了個懶腰,突然意識到——自己不再只是被動地聽徐聞陳講述工作,而是真正能夠理解並參與討論了。
紐約的留學生活風平浪靜,國內資本市場卻風起雲湧。
隨著廣都傳媒財務造假細節不斷被媒體曝光,其股價連續多日下挫。徐聞陳把握時機,加速在二級市場的收購動作。
與此同時,星耀傳媒也在同步增持。兩家公司雖然各自獨立操作,卻在關鍵時刻形成了默契。
十月中旬,當兩家集團持股比例合計超過30時,這一舉動引起了廣都傳媒管理層的強烈反應。廣都傳媒緊急召開董事會,易百川試圖透過增發新股來稀釋收購方持股比例。
但並沒有獲得董事會的一致透過,因為增發新股同樣會稀釋其他股東的股權。
該項提議被否,易百川又提出,徐氏集團與星耀傳媒存在“一致行動人”關系,應當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
徐聞陳早有準備,向監管部門提交了詳細的材料,包括完整的交易記錄、決策流程說明,以及兩家公司各自的投資分析報告。證明徐氏集團與星耀傳媒的投資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