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望舒和十九個孩子們單獨相處了一會兒。
互相認識。
說了些交心的話。
拜師儀式定在明天。
喬望舒當年就是一邊上學,一邊學手藝。她從不認為這二者有任何沖突,從事非遺手藝,需要創造力和想象力。上學是必須的,他們將來如果能考上大學,選設計專業的話,會更為對口。
從福利院離開之前。
喬望舒和三位院長單獨聊過。
孩子們的戶口仍舊在福利院,但從明天開始,他們就直接搬去喬望舒的工作室住。
福利院的條件,怎麼都不會比喬望舒那邊好。
三位院長心底捨不得,但誰也不想耽誤孩子們的前途,都答應了。
喬望舒看出他們的不捨:“我知道您三位肯定不捨得,我會安排人照顧好他們。他們的資料盡快給我,以後他們的學業,我也會讓人監管。他們上學的學費,無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都由我來出。除此之外,我會給三家福利院,各自捐款五百萬。用於改善孩子們的生活,也算是我帶走這些孩子的一點心意。明天拜師儀式,如果三位有時間,歡迎你們來觀禮。”
喬望舒面面俱到,處處為孩子們的前途考慮。
三位院長感激不已,濕了眼眶,光是“謝謝”都不知道說了多少回?連連答應會去觀禮。
聊過之後。
喬望舒等一行人離開了福利院。
被選中的十九個孩子,明早就要搬離福利院,今晚會和福利院的老師朋友們告別。明天,將是他們嶄新人生的新章程。
週日。
喬望舒的工作室。
孩子們的宿舍都安排好了。
六個男孩住一間。
十三個女孩,分為兩個四人間和一個五人間。
他們年齡不一,喬望舒這樣安排,也能讓他們互相照顧。
上床下桌。
幹淨整潔。
孩子們一大清早就搬來了。
為拜師儀式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