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安慶城外,安陽湖邊。
這裡是大儒鄒禮老先生隱居之所。鄒老先生曾經在朝為官,官至二品。他從前有個兒子,才華橫溢,原本也曾考上科舉,仕途順暢,可惜年紀輕輕便得了一種罕見的病,肌肉萎縮無力,漸漸不能行走,後來幾乎全身癱瘓。年輕人心灰意冷,竟投河自盡。
鄒老先生大受打擊,此後便辭官歸故里,專心做學問,偶爾見到有聰敏好學的少年,便收作學生,悉心教導成才。他的學生,最差的都是舉人,有不少是進士,其中最讓他自豪的,就是這次送避毒珠回京的小侯爺陸謙了。陸謙文武雙全,今年二十五歲,已經被皇帝欽點為翰林學士。此次入京,他除了歸還寶物,還準備入朝為官。
如今鄒老先生桃李滿天下,上門來求學的名家子弟也多了。鄒老先生不勝其擾,便對外宣稱,誰要是能送上安陽湖中肉質最鮮美的一條魚作為拜師禮,便能拜見先生,如果有緣,就會被收作學生。有人說,鄒老先生估計是要找一個關門弟子,所以篩選特別嚴格。
鄒老先生的宅院今天格外熱鬧。鄒老先生門下有個傳統,每年的中秋節,他的學生只要能趕過來的,都會來和老師共度佳節。今年,小侯爺陸謙也來了,他幾年沒來,今年難得一到,便有些眾星捧月的感覺。
王善人送上拜帖,求見鄒老先生,希望讓兒子拜鄒老先生當老師。
鄒家的家僕也都個個知書達理,但拒絕人的次數多了,態度難免有些傲慢,進去半天,才出來一個書童打扮的少年,出來問道:“是王家少爺來求見麼?可懂規矩?”
王善人殷勤地道:“知道知道,先生要的是安陽湖中肉質最鮮美的一條魚。小兒如今正在湖邊垂釣,不一會兒便送上最新鮮的拜師禮。”
不久,便看見明依依坐著輪椅來了。趙四娃給她推著輪椅,盧貴提著一個水桶跟在旁邊,水桶裡還有一條魚兒在遊著。
那書童見了,差點沒直接翻白眼,他冷笑道:“這位便是王家少爺麼?你的拜師禮不會就是這條魚吧?”
明依依微笑道:“不錯,煩請這位小先生通報一下鄒老先生,說安慶王平帶著拜師禮,前來求見。”
那書童道:“這裡只有一位先生,我可不敢被人叫做先生。之前那些人不知整了多少花樣,都被先生趕了出來。你這也太隨意了吧?隨便弄條魚就像糊弄先生?”
明依依仍然耐著性子微笑道:“見了先生,自有分曉。煩請通報一聲便是。”
那書童一臉不屑,嘀嘀咕咕自言自語著進去了。
等了半晌,那書童再次出來,卻是正兒八經地作揖行禮道:“先生請王公子入內。”說完,便接替趙四娃推起輪椅,叫了另一個家僕接過水桶,往裡走去。王善人剛想跟著,那書童卻說:“先生只見王公子一人,其餘人等,在此等候。”
明依依微微笑道:“爹爹放心,孩兒去去就來。”說著,向一旁的陶興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