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筆記的習慣是汪清泉從參加工作後養成的,這個習慣也曾經受到朋友的欣賞和勸告。但性格上我行我素的汪清泉不為這些聳人聽聞故事所動,依然堅持著寫日記而且越寫越上癮,十幾年來寫的日記能放滿一柳條箱,那些日記對他來說可是物價的寶貝里面記述他人生的軌跡,發生的事件,領導的關懷等等。有朝一日等退休在家,安下心來寫一篇小說呢!
他的日記內容包羅永珍,有會議記錄,心得感想,有雜文、有詩歌,有對處理問題的保留意見,有對經濟政策改革的設想,有對車間實施工時計件制度的計劃,有對機加工藝的改進,有對機床大中修工藝技術的實操經驗等等,簡直就是一具社會的萬花筒。
更為重要的是箱子裡還儲存了他和妻子阮曉紅結婚前後的往來書信,雖然是婚後的鴛鴦各在一方,書信文字就成了作為聯絡感情的紐帶和橋樑。纏綿之中寄託雙方的思念與愛情。汪清泉從小受姐姐汪欣筱軒的影響喜歡上了讀散文和詩歌,最喜歡讀唐詩宋詞,喜歡的詩詞看過幾遍就能從頭到尾背誦下來。
後來姐弟倆經常在姐姐的閨房中比賽看誰背誦的詩詞多,朗誦的好,久而久之自己也能寫些詩詞。至今汪清泉還記得在給妻子的十幾封信中所創作的詩歌,其中有幾篇至今不能忘懷,每每想到那些帶著強烈思念妻子的感情詩,自然會感受到夫妻之間的那段離別之苦。在家曾與妻子閒聊中,汪清泉有意指著柳條箱:
“曉紅你可別小看了這個箱子,那裡面有我我寫的日記,它是濃縮了我一生的經歷,包括酸甜苦辣和咱們婚後的分離之苦,等工作不忙閒息下來我會考慮把它們編成一部小說,呵呵!你還記得我寫給你的那幾首詩詞嗎!”
“泉,我怎麼會忘呢,那些書信還有我儲存的呢!想起那時候還怪可笑的,自己躲在房間裡偷偷地看著,揹著,留著眼淚啊!就是想你,雖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是覺得清苦,起碼是感情無以寄託呀!”說完長嘆一聲。眼裡依然噙著淚水,回憶中不乏思念前些年因病先後去世的父母。
“那紅,還能記得和背出我寫的有代表性的詩詞嗎!”汪清泉看出妻子阮曉紅又在思念父母,為了轉移把她的心情轉移到剛才倆人的初戀和婚後熱戀中。
“怎麼不能背呢!你敢小看人!”妻子不滿意地看了汪一眼。阮曉紅潤了潤嗓子大聲朗誦起來:
“從藍藍的天空
扯下
朵朵漂浮的白雲
化做
潔白的宣紙
從阿波羅太陽神
取回
愛之神筆
為你
書寫愛的長卷
從藍藍的天空
扯下
朵朵漂浮的白雲
將它
鋪展於你的身下
親吻你
也就是在親吻整個世界”
汪清泉在妻子帶有深深感情吐字清楚,圓潤鏗鏘的朗誦中回過神來,擺起雙手連聲叫道:“不對不對,這哪兒是我寫的呀,這分明是你寫給我的詩啊,你怎麼忘了呢!還是那年咱們一起看完朝鮮影片《摘蘋果的時候》,我還記得你特別喜歡裡面的一首歌曲,分別後你在信裡寫給我的呀!我記得真切。”
阮曉紅一時臉紅了在背上捶了汪清泉一下:
“什麼誰給誰寫的,覺得好就記下來了,那你寫給我的那些詩詞你能記下來多少,又能像我一樣不打磕兒地朗誦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