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後,素素和大姐便去後山收豌豆,收菜籽。
豌豆和油菜割好後要放在地裡趁著太陽曬兩天,然後除莢獲粒,才算正式收穫完成。
姐夫補覺,陳文終於有了機會:剛好趁這個空擋,用能量催熟一些蔬菜出來儲存著。
他來到了菜地。
最先種的小半畝黃瓜和缸豆,即將開花結果,藤蔓上含苞待放。
後種的幾畝,也都蔥蔥郁郁一片,看上去非常惹眼。
走到角落,對著一株黃瓜秧注入能量值,黃瓜秧迅速蔓延,快速結出了黃瓜,然後迅速膨脹到合適大小。
經過這些時間的熟悉,他已經完全能夠控制好注入能量值的多少,不至於太多也不至於太少,剛剛好黃瓜不嫩不老的時候停止。
陳文數了數一共25根,半米長,果皮黑綠,上面佈滿了小圓釘,非常鮮嫩,他連忙摘下來儲存進空間。
然後將藤蔓也拔掉放了進去,準備有空找地方扔掉。
做完這個,他連忙拿出一顆種子,重新埋在這個坑裡,注入能量值,一眨眼,種子便破土而出迅速成長,藤蔓向上蔓延,快速開花結果,迅速膨脹長大。
種子只要種進了土裡,就可以催長,沒種進土裡的種子無效。
這個也是陳文試驗出來的。
估計是隻要種進了土裡,他就變成了一顆生命的原因吧。
陳文猜測著。
也沒有細想,只要可以用就行,無需過多糾結。
又是20多根黃瓜收穫。
他接著又重複上面的動作,將黃瓜和藤蔓收進空間,又開始播種。
如此迴圈,倒也不累,就是比較耗費時間,每收一棵包括打理時間,少說也要五分鐘。
好在產量很高,一棵能結20~30根黃瓜,每根重150克左右,種一棵能產15斤。
忙碌兩個多小時,收穫了差不多400斤黃瓜,用掉1.8克能量值。
沒看錯,就只用了1.8克能量值,每株黃瓜用0.06克能量值就能催到合適狀態。
最後種上一棵,將它催成和現有的黃瓜秧一樣大,整個地看上去毫無變化。
400斤黃瓜不多,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有機會就找個空地利用能量快速種植。
黃瓜,茄子,豇豆,辣椒等,每個品種先儲存個1000斤再說。
現在能量值也夠用,蔬菜後面也用得著。
想著他便拿出一根黃瓜,在小水溝中洗了洗,坐在地邊享受了起來。
用能量值催的黃瓜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