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些國家自己的調查資料顯示,這半個月來的平均降雪量堪稱百年難遇,地上的積雪已經足足磊蓋了三到四米
以至於即便這些歐洲國家的政府想要實施某些救援行動,也都是力有未逮。
透過各種直升機,大型運輸機來運輸的物資,也都是杯水車薪,飲鴆止渴。
各家超市裡食品,飲水等等早已被搶購一空。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人們只能待在家裡,社會活動更是全面停滯。
各種電力輸送裝置,電線等等也是時斷時停,好在歐洲地區的天然氣業務比較發達,大部分地區在這種極端的自然條件下,都會有集體供暖。
可惜,即便是在已經預測到了雪災的到來,並已經預先做好了一部分救災舉措的前提下,也依舊有著不少付不起取暖費用的人被凍死。
這些歐洲的西方國家,不像華夏這麼家大業大,即便是整個北部地區被幾十米的大雪所覆蓋起來,社會活動完全停止。
單靠著南方地域的物產資源,也依舊可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消耗。
他們的政府和軍隊也不像華夏一樣,擁有著強大的支配力和恐怖的財政總量。
在那樣的一個金錢社會里,只要不是戰時階段,政府和軍隊只要稍微大動作的動一動,也許就會傷筋動骨,甚至直接破產……
這種種的因素綜合起來,自然也就決定了歐洲國家的動員能力,行動能力比較差的特點。
尤其是在這樣的大災面前,他們也做不到像華夏這樣一次性的動員上百萬的軍民隊伍,去執行一場偉大的救災搶建工程。
而那些西方媒體人們,之所以會在這時候格外關注起了趙氏的特種水泥。
原因可能就是,他們接到了來自政府層面的求助任務~
在已經救災不利,與華夏政府相比更是相形見絀的情況下,要去負責轉移民眾們的注意力。
於是乎,這些人眼見華夏在西北,以及中部地區的救災工程之後,便也一股腦的在新聞聊天室裡,將這個工程仿製了出來……
為此,他們甚至都還請動了一些專業的水利、地質學方面的專家和學者。
言稱在這場災害過後,也要向華夏那樣,在本國的許多洪水氾濫的傳統水域,乃至主幹河道的支流上修建一些水壩和防災工程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些專家們顯然也是接到了來自某些層面的委託,於是便就著這一話題,與媒體人們開始了一場關於在他們本國境內。
乃至與其它歐洲國家聯合開展的救災措施的建立,與計劃推演的流程。
事情的結果也很是出乎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