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日軍趕出國土之後,和平與內戰,無疑將是接下來華夏所要面對的主題。
可以說,在華夏浩蕩的歷史長河中,從來沒有哪個朝代政權,會允許兩方強大的統治勢力存在。
套用一句電影臺詞就是,南北朝可以存在於過去,但絕對不會被允許出現在現在。
和談,肯定會是除了兩黨之外,各方人士所積極努力的方向,但對於之後的結果,相信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樂觀。
而趙昊這廝也是一直都認為,華夏雖大,卻絕對無法容下兩個擁有強力暴力機關的黨派,不然,必將戰亂不休。
這是由一個民族的生長土壤和傳統所決定。
一個星期的時間過去了。
華夏國內的形勢,因為此前大會戰的輝煌勝利而變得一片大好,相應的,對於國際方面的影響卻也一直在持續發酵。
一方面,這場會戰的勝利的確給了盟國聯軍相當大的鼓舞,無論是士氣,還是信心方面。
不過相較來說,盟軍內部的幾個主要國家,對於那款能夠幫助在短時間便內贏下這場戰役勝利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則均是表達了更大的關注。
事到如今,二戰的程序實際上已經接近尾聲,邪惡的軸心國勢力在戰場上節節敗退。
按照正常的歷史程序來說,華夏戰場上的戰爭,其實只有在歐戰以及太平洋戰場的戰爭結束之後,在美蘇兩國的幫助下,才能得以順利結束。
但如今的情況卻是,歐洲戰場上的形勢雖然日趨明朗,但最終的總決戰卻並沒有展開,而太平洋戰場上的戰爭則也是剛剛開始。
華夏戰區的異軍突起,以及逐漸走向勝利的形勢,無疑已經引起了諸多軍事觀察人員的關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要知道,一個領先一步,獨立自主走向戰爭勝利的盟國,以及在其它國家的幫助下,才能夠取得勝利的盟國,這兩者之間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而華夏之所以能夠取得這般的成就,那批彷彿突然出現的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那幾枚在戰爭中取得了絕對殺傷力和威懾力的大規模殺傷武器,在這場戰爭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關於這一點,無論是各個盟國設立於華夏的大使館,還是當時現場以旁觀者角度分析戰局的軍事觀察員,都無法予以否認。
針對此事,以美英蘇為首的盟友國政府方面,也都紛紛發來了賀電。
首先,肯定是祝賀華夏,亦或者說方面所取得的勝利成績,其次便是或隱晦,或直抒其意的,表達了對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興趣。
畢竟,這是一種可以直接決定戰爭格局的武器,沒有哪個大國,以及軍事政府會忽略它的存在。
而到目前為止,核武器這種東西,在理論上已經完全可行。
如今漫威世界的歷史才剛剛走到一九四四年的四月初,距離原本歷史上一九四五年七月份的那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的實驗活動,卻還有著整整一年多的時間。
可不要小看一年的時間所代表的意義。
實際上,第一個提出核武器理論的人,那可是一位德國科學家。
為了能夠保證趕在德國人之前研製出核武器,美國方面在四一年便批准了科學研究發展局應全力研發核武器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