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太子朱標的老師。
而且還是特別受太子朱標尊敬的那一位。
太子在皇帝那裡有多大的面子,又有多大的權勢,眾人都知道。
所以這事兒,以宋濂為首再正常不過。
說起這事兒,他們這些人就也覺得有些難受。
畢竟此前,經過他們千辛萬苦的努力。
終於是說動了朱元璋開了科舉。
這件事兒對於他們而言,當真是一件無與倫比的盛事。
科舉才是他們這些文人士大夫階層最為重要的一個事情。
沒有之一!
這是他們的根基之所在!
只要皇帝堅持以科舉取士,而科舉考試的內容,還是他們儒家的東西。
那麼別管讀書人裡,誰在浮浮沉沉,但有一點終究沒變。
那就是整體的讀書人的利益,能夠被儲存。
並且還會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壯大。
尤其是一個國家經歷了幾個皇帝之後,更是如此。
隨著那些在戰場上,追隨著皇帝的開國功勳們,一個個的去世,位置騰出來。
到了後面,從朝到地方,佔據主導地位的一定是他們讀書人!
這點原因倒也簡單!
畢竟開國之戰,一般而言只有一次。
但是科舉往往三年取士一次。
還在整個社會,都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
會有無數的人,為之皓首窮經。
只要把讀書和做官聯絡到一起,儒家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這自然是他們這些人所積極推動的事兒。
而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之下,洪武皇帝終於開了科舉。
他們以為終於是大獲全勝了。
今後都不必再為這個事多操心。
哪能想到,這一次科舉之後,皇帝老兒直接就把科舉給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