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看著眾人,忍不住長長的嘆了一口氣,顯得很是心累。
“諸位,我盡力了。
諸位一定要記住,今後可萬萬不可再心存僥倖。
更不能作奸犯科。
既是我大明的官員,拿了俸祿,那在今後,就都要盡忠職守,切勿再存在僥倖心理。
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當對大明忠心耿耿。
不然到了今後,倒黴的不只有自己。
還會連累家人。
到了那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後悔也晚了!”
聽到胡惟庸這麼說,之前還不以為意的人,用力點頭。
很恭敬的出聲,表示他們記住了。
定會謹遵胡相的教誨。
經此一事,許多人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變了。
對於胡惟庸的態度,有著天大的轉變。
尤其是那些在此之前,沒有把胡惟庸這個丞相,怎麼放在眼裡的官員,也開始把胡惟庸當成真正的丞相了。
並有意向胡惟庸那邊靠攏。
畢竟胡相已經透過他方才的舉動,向眾人證明了,他這個丞相是有擔當的。
雖然最終的結果,也沒有什麼改變。
但就衝他敢為天下官員們,和盛怒之下的皇帝硬剛,甚至於不惜摘下自己的官帽進行請辭來看,就足可以令他們另眼相待,
發自內心的尊重。
誰不想跟著這樣的一個人身後做事呢?
李善長這個韓國公,和胡惟庸比起來,這次就差遠了。
李善長少了很多的血性。
話說,這次的事兒,可是李善長牽的頭。
他們很多人,都是因為相信李善長,方才會跟著李善長做出諸多的事情來。
結果現在火燒起來了,燒到了他們自己。
李善長這個帶頭的人,卻一下子就置身事外了!
除了昨天前去見了誠意伯劉伯溫,還沒有起到什麼效果。
又給了他們這邊出了一個,不能不教而誅的主意外,直接就當了縮頭烏龜。
和胡庸這個衝在前面的丞相比起來,簡直是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