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很相信,自己所想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他對自己的性格很是瞭解,知道自己既然讓朱允炆這個標兒的孩子,繼承了皇位。
那麼就肯定會做出一些事情,來為這傢伙保駕護航。
領兵在外的藩王,自己也肯定有所考慮。
到了那個時候絕對會留下一些制衡的手段。
所以根本不用多想,就明白老四想要造反,根本玩不成。
接下來,他就看看老四造反的時候能被打的有多悽慘。
朱元璋執行能力特別的強,說幹就幹,毫不拖泥帶水。
但是這樣的人,也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
那就容易上頭。
在遇到一些自己在意的事情時,容易被情緒所支配。
舉個例子就能明白。
就比如歷史上,朱亮祖和道同二人之間的事兒。
朱亮祖在南方各種為非作歹,縱容手下將士胡作非為。
他和其兒子,也是各種的囂張跋扈,做出各種違法之舉。
然後遇到了一個名叫道同的知縣,是一個硬骨頭。
在後面和朱亮祖硬著來,不肯同流合汙,做不屈不撓的鬥爭。
最終,二人都開始做出了一個選擇。
那就是把這邊的情況給告訴朱元璋。
讓朱元璋那裡來做裁決。
道同將朱亮祖的種種罪行,透過官方設立的驛站往京裡送。
朱亮祖很清楚朱元璋是什麼脾氣。
那是脾氣一上來,就不管不顧的人。
所以就先一步弄了諸多汙衊道同罪行的、所謂的證據。
快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朝著京師進行傳遞。
先道同一步,把他的奏報送到了住朱元璋那裡。
朱元璋看過之後,勃然大怒。
朱亮祖本身就是打著,把道同給弄死的心思去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所編出來的、道同的罪行,那絕對是怎麼讓朱元璋上頭怎麼來。
所以,朱元璋這邊一刻都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