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茶要選用厚底的大黑鍋,而不是薄薄的炒鍋。
茶葉作坊建成,趙雅開始了屬於她的表演。
利用微火在鍋中不斷的揉捻,讓水分蒸發。
不僅能讓茶汁完整的保留,還能阻止茶葉的發酵。
炒茶,是茶葉史上的一次質的突破。
三道工序說簡單不簡單,說複雜也不復雜。
第一鍋叫滿鍋旋,第二鍋叫帶把勁兒,第三鍋就是鑽把子。
總結起來就是讓茶葉受熱失水,用力搓成條,然後把卷條的茶葉做細。
約莫到有茶香味兒出來,炒制四五成乾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出鍋之後的茶葉,不僅好聞,還有一股茶香飄蕩在空中。
王通、王績、王凝、顏師古、李孝林,早已經準備好。
程處亮搞出來的茶具和他們之前用的煮茶的茶具有很多的不同。
作為一個穿越者,程處亮為了賺錢,肯定要搞一些高雅的,所以選擇了功夫茶。
碧露軒,不僅售賣各種茶葉,也會售賣不同檔次的差距,自古文人多矯情,功夫茶的茶具最受文人的歡迎。
“顏先生,我們北大書院教書,講究的是和、愛、精、潔、思。這煮茶的功夫也是一樣,叫水、火、器、烹、飲。”
程處亮指著面前的各種差距,“品茶,也要如韓信點兵,關羽巡城。”
從備器、生火、淨手、候火、傾茶……在到點茶、請茶,程處亮做的一絲不苟。
“功夫茶,要先聞尋其香、再啜覓其味,三嗅審其韻。”
每個人面前都倒了一杯茶,程處亮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諸位,請品上一品!”
茶香很好聞,滿室清新,深吸一口,心曠神怡。
初嘗,清淡中帶著一點苦澀,緩緩飲下,卻又在喉嚨處泛起一陣香韻,回味無窮。
“好茶!”王通放下茶杯,“聖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我說正如這茶,回味無窮,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