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他們的速度很快,一筐筐的喜錢很快被他們抬到府邸的大門口。
就在這時,報喜的官差們終於敲鑼打鼓的往槐樹衚衕走了過來。官差的背後自然跟著一長串奔著喜錢而來的看熱鬧的京城的老百姓們。
“看,好大一筐的喜錢…”
“不愧是一甲頭名。咱們發財了…”
“恭喜大名府學子張斌蟾宮折桂…”
看著那一筐筐的喜錢,不僅跟過來看熱鬧的老百姓們沸騰了,即使是敲鑼打鼓的官差們也樂得合不攏嘴。
因為如果看熱鬧的老百姓們都能獲得不菲的賞錢的話,他們這些正經的官差們的上前定然更多。所以,他們臉上的笑容不由得又真切了幾分。
“謝謝眾位差爺!還請各位差爺進屋喝杯喜酒…”
作為管家,邱北很是認真而客氣的招待起官差來。只見他先是恭敬的用雙手從為首的官差那裡接過喜報,而後樂呵呵的開口邀請起幾個官差來。
官差們自然不可能拒絕他的邀請。
要知道,在大楚一直有種說法叫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先不管這戶人家原本是什麼出身,但是隻要這家的少爺中了進士,那可是真正正正的出人頭地。
更別說這家少爺還是一甲頭名。
如果不是還有一場殿試,這一甲頭名那可是妥妥的狀元。
不過,即使還有場殿試在等著諸位學子。但是一般來說,如果這家的少爺沒有發揮得特別不正常的話,一甲的前三名大都肯定是狀元榜眼探花三個。
尤其他們還聽說這家的少爺在鄉試府試當中也是一舉奪魁。如果這次真的順利被點為狀元的話,那可是他們大楚立國以來僅有的兩個三元及第當中的一個。
想到這裡,為首的那個官差的神情越發的恭敬起來。
府邸外面看熱鬧的老百姓們都如願的撿到大把的銅錢,府邸裡面,為首的官差不動聲色的掂了掂邱北所給的荷包的重量。帶著手下的人也都歡歡喜喜的往下一家報喜去了。
等到考中的學子們都被送了喜報,整個南城菜市場門口的滷菜館卻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不管是慕名來買滷菜的,還是考中了的學子感恩之餘讓家人前來買滷菜的,亦或是沒考中準備賣些滷菜返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