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通道。
這樣的話,如果有小型的同窗聚會,也可以選擇在前面兩個大方桌坐下。
“不過,這樣的話這些桌子全部做滿,好像也坐不下幾個人…”
張斌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缺陷。
他在鄉試之前雖然一直不曾真正經過書院讀書,但是他也隨尤夫子到書院參觀過。知道書院都是統一時間上課下課,同一時間吃飯。
不過還好他們現在經營的是早餐。
早餐的話時間倒沒有那樣受限制。
畢竟有的學生起床早,有的學生起床晚。有的學生住校,有的學生在外面租房子住。這樣的話,吃早餐的時候也不至於一窩蜂的全部湧進湧出…
“還算好啊。全部坐滿可以做二十八個人,已經不算小了。而且吃一碗麵條也用不了多長時間,足夠了…”
唐慄兒倒是很滿意。
這裡的門面即使小也比從前他們自己縣城的門面要更大一點。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沒有電燈,不能保證門面內有足夠的亮光。
關於這一點,唐慄兒暫時還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還好現在所有的店面基本上都這樣,倒不會顯得他們這一家特別的突出。
不過,如果她真的解決採光的問題的話,那麼,她家的這家早餐店是不是就有了比其他早餐店不一樣的優勢…
“嗯,倒是可以暫時照你畫的這樣裝修?不過,這些櫃檯和桌椅咱們是不是應該請木匠師傅上門定做?現在譚木匠一門心思的搗騰他的板車,這會咱們要到哪裡去請手藝好的木匠師傅?”
張斌表示認可了唐慄兒的裝修設計,只是接著他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至於木匠師傅嘛。我想我們等會回家的時候可以先找譚木匠談談…”
唐慄兒卻絲毫沒有張斌的擔心。
譚木匠家的木匠手藝是家傳的。他們家幾代人都是木匠,他的父親兄弟兒子連襟幾乎都是木匠。讓他幫忙推薦幾個木匠根本不是什麼大的問題。
“那乾脆再請幾個泥瓦匠來砌灶,順便將應該粉刷規整的地方好好的粉刷規整一下。”
在大楚,幾乎所有的泥瓦匠們都會砌灶。
這個常識張斌自然知道。
“那好,咱們首先回村去找譚木匠。招泥瓦匠的事就交給我爹好了…”
唐慄兒對張斌的提議自然不會有任何的意見。
事情變這樣定了下來。
一行人開始再次登上馬車往慄山村的方向駛去。
途中唐慄兒特意讓沈七繞道去了南街的菜市場,到肉攤子那裡買了二十來斤的肉,準備開始做豬血丸子。
又另外割了兩斤來斤肉,兩包飴糖,再加上昨天吉祥點心鋪徐掌櫃給包的一大袋的點心,準備上譚木匠商量請木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