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這一些,威亞斯這才下令,大軍棄營,向西撤退。
高哈蒂城西南邊的孔雀國大軍,數次血戰強攻,兵馬也折損三萬,還餘七萬左右。
收到下游戰船覆滅的訊息之後,不等威亞斯的命令送達,立即開始沿河撤退。
後方被攻奪,他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儘快南撤,希望秦軍兵馬少,擋不住自己。
畢竟威亞斯不可能將手中的戰船用來接濟自己撤退,肯定是要給莫比的。
畢竟自己的南邊就是河東行省。
還不至於被包圍。
只是等他們撤退之後,這才發現,事情遠非這麼簡單!
撤向河東行省有兩條路。
一條是大道,沿布拉馬普特拉河東岸南下。
一條是山道,從巴德岡入山。
翻過兩行省之間的二百里山脈,可以入進河東。
不過這唯一一條進山的小道,也被秦軍提前堵死了。
山道被砌了一道石牆。
由三千秦軍把守。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既然這裡有秦軍,即使攻下這石牆,進入山中,也無法攜帶大量的淄重糧草還有軍械。
到時為了這些死物,也會被秦軍貓戲老鼠給吃掉。
所以,現在納達的七萬大軍,只能沿河東岸南下唯一一條路可走。
急行軍步行一天撤到了戈阿爾。
看到城上旗幟依舊在。
納達跟眾將都大舒了一口氣。
此城建在了布拉馬普特拉河自東向西流之後拐彎向南流的轉灣之地。
轉灣之處狹窄,不利大軍通行。
此城便是扼守咽喉之地。
平常到是不怎麼顯眼。
因為有高哈蒂,所以東岸的所有關隘在其面前都黯然失色。
但是現在,這座小關隘,卻顯得尤為重要。
甚至是關呼孔雀國七萬大軍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