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兒了?
還沒好好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
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楊謙唱得很投入,情感的代入,甚至後面都讓他原本很冷靜的聲音都微微地顫抖了。
這並不是什麼技巧的體現,只不過是真情實感的抒發。
但就是這樣的歌聲最為動人!
鏡頭給到臺下,很多觀眾眼眶都是紅的,還有年輕的女生抱住了身邊的母親,淚眼朦朧的樣子觸動了不知道多少電視機前觀眾們柔軟的內心。
子欲養而親不待!
《時間去哪兒了》這首歌講的其實就是這麼粗淺的道理。
只是,大家真正感悟這個道理的時候,父母已經早已兩鬢花白,或者自己也兩鬢花白,而父母已經老得不成樣子了......
......
岑良偉對楊謙和戴羽妮的春晚首秀一直很關注。
而且早上看到節目單,看到《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的名字的時候,他就開始期待了起來,覺得這首歌質量應該不比《當你老了》、《最浪漫的事》差!
果然,坐在電視機前,聽楊謙唱完《時間都去哪兒了》之後,岑良偉跟很多觀眾一樣,眼睛溼潤,心裡是無限的感慨。
“放大招了啊!一上來就放大招!”
岑良偉擦了擦眼睛,拿起手中的紙和筆,剛才聽得太入神了,他都忘記了把腦袋裡的一些迸發出來的靈感記錄下來。
不過,趁著音樂切換,楊謙的鋼琴升降臺緩緩降下的間隙,岑良偉愣了幾秒,發現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不是沒有想法,而是他的腦袋裡完全充斥著其他的想法。
聽了楊謙半首《時間都去哪兒了》,岑良偉發現自己也想家了!
因為工作的原因,岑良偉已經習慣了不回家過年。
尤其是這兩年,岑良偉藉助各大影片平臺,賺了很多流量的錢,為了保持人氣,他幾乎每隔一兩天都要更新影片,工作量非常大。
而今年不回家,岑良偉也跟父母說了,是因為今天他還要趕著製作影片,而初二他要參與一檔平臺安排的新春直播節目,可以說也算是有正當的不回家的理由。
自由職業嘛,平時還算自由,節假日別人放假的時候就是自己不自由的時候。
家人也能理解,反正他平時回來就行了。
但楊謙這首歌,讓岑良偉忽然想起了以前那些春節,自己和父母一起在家裡看春晚的點點滴滴。
那時候,他還小,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直到新年的鐘聲響起,小縣城到處都是鞭炮聲、煙花聲,他才被父母叫醒起來看這個曾經是他最喜歡的環節。
但現在,到了大城市,雖然一切都好,環境舒服,工作順心,但沒有鞭炮,年味倒是變得稀薄了,而且,沒有父母在身邊,他們的嘮叨似乎也變得那麼遙遠。
今年,爸爸六十歲了吧?
岑良偉不可避免地想起了楊謙的那首《一封家書》,父親到了退休年齡,還在工作著,不知道他是否比自己上次回去的時候又多了幾條皺紋、又白了幾處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