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巾鹽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巾鹽場 (2 / 3)

一畝劣田換十畝灘塗地,一畝中田換五十畝灘塗地,一畝良田換一百畝灘塗地。

這可讓他們高興壞了,還以為是他們日日到官衙門去鬧,才讓這群亂民看清楚形勢,紛紛應下。

轟轟烈烈的換地行動就此展開,黃巾手裡的大量田地重新迴歸到原來的主人手裡。

其他郡國的程度如何,他們不知道,只知道東萊郡本地的黃巾手上,只留下了大約五萬多畝良田。

對此,四大家族也和和氣氣地跟其他人說,“這剩下一點田呢,就算了,做人不能太過分,總得給人家留一點,將來也好見面不是!”

這五萬多畝良田,按平均每戶五十畝來算,也就夠一千來戶生存,可以做自耕農,而不用租田存活。

也就是說東萊郡,只剩下一個縣可以自給自足,其餘縣城的黃巾都會恢復成原來乖巧工作的佃農,都還受控於各大豪強世家手中。

這可讓他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這才叫投降嘛!不把命交出來那能叫投降嘛!

誰知,這些黃巾頭也不回地跑到海邊的灘塗地裡面忙活,又是挖坑,又是去海邊擔水,還在裡面刮土,最後還去鋪木板跟草蓆。

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瞎忙活什麼。

蔣公子也曾去觀察過他們的行動,沒看出什麼名堂來,只認為他們終於瘋了。

可奇怪的是,黃巾突然開始賣鹽了!

他們在市場賣了鹽,然後過來買糧。

蔣公子剛開始沒當回事,還以為是誰家用鹽換了他們的地,高高興興地和他們談了筆大生意。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在一場場的宴席上,逐漸得知了其他家族的訊息。

黃巾幾乎在每個縣城都拿鹽換糧,每個家族都跟他們談了筆大生意。

蔣氏能成為東萊郡四大家族之一,自然有其底蘊。

在其他家族還洋洋得意,自以為佔了大便宜的時候,蔣公子卻手腳冰涼。

這樣的數量,這樣的規格,黃巾一定有持續的鹽料來援。

鹽池!

他們一定發現了鹽池!

於此同時,他忽然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急忙找來管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