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曹操的車輛和重兵都在後面,士兵們恐懼異常。
唯有張遼勸曹操儘快衝擊,否則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於是曹操令張遼率領騎兵,突襲烏桓軍陣。
張遼手持曹操大纛,率領曹軍騎兵猛衝下去,瞬間衝散了烏桓騎兵,烏桓隨之大潰,張遼在亂軍中陣斬蹋頓單于,一戰成名!
張遼領兵的特點也徹底顯露,那就是善於突襲,執行斬首行動。
這位高順昔日的同僚,不僅是衝鋒陷陣的猛將,更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一軍主帥。
甚至後世還入了“武廟七十二將”!
單以領兵能力論,張遼絕對是五子良將之首。
所以劉武放了于禁,也放了曹仁,卻唯獨對曹操說,張遼死了。
所以曹操得知張遼的死訊後,險些昏厥過去。
這等大將,劉武焉能將他放還給曹操?
見劉武沉默不語,高順心頭一跳,只當是自家主公動了殺心,連忙開口:“主公勿慮,末將當年與文遠本是同僚,待文遠醒後,末將定好生勸他。”
高順在呂布麾下時,便是嚴毅威重,少言語,不飲酒,不受饋贈,極不合群,有時候連呂布都受不了他。
要說高順欣賞張遼,劉武是信的,可要說高順和張遼有交情……
劉武搖頭:“如今雲長叔父在守合肥,恰好張遼重傷,便將他送去合肥吧,他二人之間頗有交情。”
畢竟當初是關羽開口,才救下了張遼一命。
後來徐州失守,土山約三事,關羽護嫂降曹,也都是張遼在其中牽線搭橋,這兩人之間的交情確實深厚。
當然,合肥也確實是張遼的風水寶地,能在彼處養傷,想來他的傷也能好的更快。
高順鬆了口氣:“我王明鑑……”
次日,
東方的第一縷陽光,從函谷關城頭掠過,灑在了吳楚大營。
嗚嗚嗚~
號角聲,響徹函谷關外。
轟隆隆!~
連綿不絕的吳楚聯大軍,湧出大營轅門。
如烏雲覆蓋,向四野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