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旌旗招展,三千兵馬,列陣轅門外。
軍容整肅,兵甲森嚴。
一杆“周”字將旗,迎風烈烈。
劉武領著諸將,正在給諸葛亮送行。
龐統端著酒盞,滿臉感嘆:“孔明啊孔明,人皆言,臥龍鳳雛,當世並列……可自今日之後,世人皆知,終究還是臥龍勝了鳳雛一籌。”
當初老師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雖得主,未逢其時。
自己也曾認為,這好友不僅未逢其時,更未得其主,跟著劉大耳那等昏聵之主,縱然他孔明是姜子牙復生,又能如何?
可誰料這一轉眼,諸葛孔明就一步登天,直接成了漢相!!
還是自家好徒兒給使的力……
自己這個正經老師,還只是個軍師中郎將,他倒是先讓孔明做了丞相,縱然自己知曉這其中有著好徒兒的要緊謀劃。
奈何只要一想起此事,他龐士元還是不爽利的緊。
孔明只能舉盞苦笑:“士元,休得取笑亮。”
旋即,端起酒盞一飲而盡……
前漢太史公曾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天下讀書人,誰不想效仿蕭何、曹參,輔佐聖天子,成一代名相?
諸葛亮雖隱居南陽,亦有此志向,否則他又何必時常自比管仲、樂毅?
諸葛亮在渭南與曹操初見時,雖然也掏出了所謂劉武、孫權聯名寫的,舉薦自己為漢相的“舉薦表”。
但他也從未想過,曹操會真的點頭同意。
可如今,
他真成漢相了……
成了劉武一手推進朝廷的漢相。
從今以後,天下人都會知道,劉武為了讓自己做漢相,不惜生擒了于禁、曹仁,這兩位曹操的肱骨大將。
從今以後,天下人都會認為,自己背離了劉玄德,成了劉武的心腹謀士。
若非如此,楚王如何會這般竭盡全力,不惜和曹操對峙函谷關,也要助自己登臨相位?
好個長公子!
好個楚王!
諸葛亮心頭一陣哀嘆,今日之後,自己便是百口莫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