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勢必要把這江水染成一片殷紅!!
孔明坐船對面,在木筏上和臥龍對峙一夜的鳳雛,同樣神情疲憊,他手中的那隻酒葫蘆早被他給喝空了。
望著孔明身後那浩浩蕩蕩,威勢逼人的大軍,龐統後背微微有些浸溼。
他明白,
這位老友不是在威脅自己,而是在向自己陳述一個事實,自己要是再不讓路,對方真的要揮軍殺過來了。
江陵城如今也不過是五千新兵,五千老卒而已。
諸葛孔明若真領著數萬大軍殺來,江陵這一萬守軍如何能擋得住?
可偏偏,
眼下他龐士元,似乎要攔不住對方了……
“孔明!”龐統的聲音,猛然響起。
諸葛亮眉頭微皺,
鳳雛的聲音,清晰傳到了臥龍耳中:“你又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子烈終究是劉皇叔長子,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做下弒父這等糊塗事,劉皇叔的安全,伱大可以放寬心。”
“況且,當初子烈在臥龍崗上跪了三天三夜,難道還比不得劉玄德去你那草廬,看你三次麼?”
鳳雛提起當年舊事,
船頭,諸葛亮神色怔然,似乎又想起了往昔的一幕幕……
炎炎烈日之下,臥龍崗,草廬前。
少年長跪不起,面色憔悴。
劉皇叔備厚禮,請諸葛臥龍出山,奈何兩顧茅廬,卻連臥龍的面都沒見到,只能無奈離去。
少年孤身來至草廬前,跪了三日三夜,只為見諸葛孔明一面。
終於,草廬的門開了。
一位身披鶴氅,手持羽扇的年輕士子,望著跪在地上的少年,一聲長嘆:“亮並無出仕之心,足下何至於此?”
少年聲音虛弱:“家父劉玄德,乃漢室宗親,當今皇叔,欲興漢室而保天下,願先生出山相助。”
“先生不出,奈蒼生何?!”
……
先生不出,奈蒼生何?
當年劉武的聲音,似乎再度於諸葛孔明耳畔響起。
諸葛亮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