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內外結合,修內於表,靜動相持,方能虛張有聲,力抜志沉。
吳行風之所以提拔愣頭青,就是看到了此人內外有度,善於思考。
世人普遍認為,懶惰只是身體上的,卻不知思考上的懶惰,更加要命。
一個不能獨立思考,往往成不了大事。
思考是人類的天性,失去思考,便失去人性。
透過詢問,愣頭青是大荒南邊的一個小部落首領的兒子,此人名叫拓跋光,年紀十七,父親叫拓跋顯。
由於族中只有二個勇士,修為不過深紅。
經過族內長老商議決定,讓他混在此次討伐六道門的大軍中,見機行事,盜取丹藥,鞏固部落實力。
吳行風對拓跋光的誠實給於嘉獎,並賞賜了幾枚補氣丹藥。
次日。
驪山老道來報,又有一部分人聚結在山門,人數有三百多。
這三百多人不是來鬧事的,而是來投靠六道門的,吳行風讓驪山老道自行處理,他只有一個要求,如果是來避難的,自帶伙食。
驪山老道聽後,眼中發光,這也是他頗為無奈,想要彙報吳行風卻又不知如何開口的事,看來吳行風早就知道六道門的那點糧食不夠吃的。
經過嚴格篩選,三百多人裡,有一半是來躲避仇家追殺的。
對於這些人,驪山老道根據吳行風的指示,進行了妥善安排,在鴻蒙殿兩側的東西山腰修建了幾百間木屋,用來供這些人居住。
但只提供住所,不提供伙食,並且還要輪流掃地,太極廣場能同時容納上萬人,面積巨大,打掃起來需要數十人同時進行。
如此一來,解決了部分糧食問題。
未時,吳行風叫來拓跋光,將他的意思帶回族裡,把他們的部落遷到雲陽山一帶,找個空地讓他們耕種米糧,負責六道門的後勤工作。
一來可以為部落提供庇護,避免其他部落侵擾。二來也能解決部落糧食問題,還能與六道門結下深厚友誼。
令吳行風沒想到的是,不到三天,拓跋光便帶著他的族人來到了雲陽山地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問過之後,吳行風才苦笑不跌,原來拓跋光的部落,人口一共才七十多人。也難怪說走就走,這令吳行風大感失策。
不過七十多人要是全部種地,六道門的伙食便能解決。
為了確保此事能順利進行,吳行風親自在浮雲山與雲陽山交界處闢了一百多畝的土地,供拓跋部落耕種生活。
六道門經過這段時間的吸收,門人數量達到了六百多人,驪山老道做為六道門的掌門,忙的焦頭爛額,反倒吳行風清閒無事。
吹著微風,賞著美景。
吳行風來到後山紫竹林,聽蘇媚兒彙報,當日黃起兒就是在這裡找到的。透過此前黃起兒一招殺了禿鷹男子一事,吳行風就對黃起兒產生了疑惑。
紫竹林不大,不到一畝,卻有清泉汩汩,鳥獸啼鳴。
遊走其中,身心清明,疲憊頓消。
在一處古井旁的青苔上,有被人踩踏過的痕跡,根據鞋印該是黃起兒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