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太虛傳記> 第二章 天外玄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天外玄鐵 (3 / 3)

以辛望山的意思,所有的玄學理論都是建立在相對立的基礎上,這世間看似複雜永珍,歸根結底,只有陰陽二氣而已。

陰陽二氣衍化五行,木、火、土、金、水。世人只知五行,卻不知五行分有許多種,有六甲五行,納音五行,化氣五行,鬥首五行,洪範五行,八卦五行......

任何五行之間的生剋制化,都離不開本身的屬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辛望山每次講到這裡,都會加上一句,這些知識來自於現代,四千年前是沒有這些概念的,那時候只有洛書與九宮,連八卦的概念還是模糊的。

沒有後天演算法,只有先天之數。

後天演算法對天地人的領悟更加深刻,而先天之數只對天地玄黃進行推演,少了人體三魂之一的命魂。

講到這裡時,辛望山會略加停頓,吳行風每次都迷糊不解,但也只得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背。

洛書的排列,戴九覆一,左三又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九為離火,正南。一為坎水,正北。三為震木,正東。七為兌金,正西。二為坤土,西南。四為巽木,東南。六為乾金,西北。八為艮土,東北。中宮為土,主黃。

巽震二卦為木,艮坤二卦為土,乾兌二卦為金,離為火,坎為水。中宮為土。

又道渾天之法,壬甲納於乾、乙癸納於坤、己納於離、戊納於坎,乾則三畫純陽,坤則三畫純陰,離則上下皆陽,坎則上下皆陰,無生育之氣,此四卦納之幹,俱不取用。惟庚納於震、辛納於巽、丙納於艮、丁納於兌,此四卦,或上陽而下陰,或上陰而下陽,皆有生氣,故其四卦納之幹為曏者可以取用。

此仍分金之法,一定要爛熟於胸,每次講到這裡,都會讓吳行風脫口背出,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便會棍棒加身。

還有九宮飛星的順序,以五為中宮,離上坎下,依次按照洛書排列快速推演。

吳行風問他師父辛望山,自己又不去給人算命看風水,為何要記這些深奧難懂的東西。辛望山只是淡淡一笑,總有一日,你會用得著。

六十甲子計年之法,早在很小的時候,吳行風就已經熟記。

吳行風最喜歡的還是《道藏》一書,此書不同之處在於,記載的不是深奧難懂的五行知識,而是對陰陽大道的理解闡述,將天地人三者歸類於日月星、水風火與精氣神,三三為九,看似簡易,實則暗喻天道。

因深受其染,十三四歲時便能舉例陰陽,分說天下典故,匯總五行妙用,感嘆萬物興衰。

辛望山每每品之,皆有欣慰之色。

在吳行風十三歲時,辛望山傳授煉氣吐納。由於小時候就對道家典籍有過了解,煉氣時,很快找到感覺。

辛望山曾經說過,吳行風的修煉速度是自己的好幾倍,一開始吳行風以為辛望山是鼓勵他,特意這麼說的,後來才知道,他的筋絡不同於常人。

至於哪裡不同,辛望山並未明說。

山中生活過於枯燥,吳行風參考自然,領悟陰陽變化,在打坐煉氣之餘,給眼前的山谷起了個名字,捲雲谷。自己居住的山洞,叫牛鼻洞。

牛鼻洞百步外,是雲谷山白泉所在,四季汩汩,悅耳不絕。

雲山幾重盡,白雲起時晚。幽幽何仙所,自在捲雲間。就在吳行風想要將自創的詩句刻於巖壁上時,聽到洞外有人呼喊。

十多年裡除了他與師父辛望山,從未有外人來過。到底是人是鬼?吳行風忐忑之餘,手握匕首慢慢向外走去。

喜歡太虛傳記請大家收藏:()太虛傳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