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靄氤氳,數不清的繚繞雲霧化作絲帶,纏繞在青城山十二主峰與百餘座副峰之間,縹緲異常。
不過青城山之人對此景象見怪不怪,除開常年沉寂的十二主峰,居住了近十萬外門弟子的百餘座副峰,以及副峰外按照八卦方位命名的八座青城坊市,已經如同鼎沸的水壺,喧鬧開了。
位處東南方位的兌市,作為進入青城山的三大通道之一,寅時便有商賈開始忙活起來。這八卦市坊說是市坊,其實是八座小城,四周有城牆,常年居住有十數萬人。畢竟這太嶽山脈深處不比梁國境內,各類兇獸縱橫還是需要防護的。而兌市只有兩處城門,西城門與東城門,其中東城門作為迎接往來商客的效用,最為熱鬧。這卯時剛過,東城門開啟,便有早早排隊等待的商隊蜂擁而至。
只見一個身穿道袍的少年跨一匹老黃馬,有五尺環首刀掛在老黃馬側身,一人一馬就混在商隊當中,被裹挾著從城門外一直來到市坊內。
進入兌市,少年對周圍熱鬧異常的商鋪攤位皆沒興趣,手中抱著一本道經,低著頭,興致勃勃的看著,身下老黃馬也無韁繩,更無馬鐙。奇得是這少年身形穩穩當當的,就這麼任憑這老黃馬馱著往那市坊南的清心巷徑直去了。
這清心巷名字聽著雅,但兌市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個爛俗到了極點的地方。若是遇到順風的時候,清心巷的酒氣、胭脂味隔著十里都能聞到。
清心巷的來歷起源已經無人知曉,只是最初人人都道,在這道門清淨地開設風月場所真是半身躺在棺材裡——等著死。只是後來這清心巷辦的熱鬧,卻從未見青城山要來管轄,於是人們便明白這是青城山默許了。於是兌市也就成了這青城八市當中唯一有風月場所的地方,但凡來往青城的商隊都要來這清心巷解解困,日夜笙歌,燈火不息。
但是小道士騎黃馬佩刀,在這各樣式人都有的兌市也並不常見。不過就衝著小道士身上大襟道袍所繡的的淡淡劍紋,倒也無人敢上前攪擾。畢竟這是青城山腳下,想要惹一個穿劍紋道袍的道士,需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實力與背景。
“小道長今日又來了!”
一旁有商販見小道士來了,高聲調笑喊著。這市井攤販察言觀色的能力強的很,兩三日下來知道這小道士是個好脾氣,所以膽子也就大了起來。
見有人喊,小道士抬起頭來,目光一大量就看到了這篇正看著自己的攤販。面對調笑他也不惱,只是燦然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牙齒,收起手中的道經放在黃馬身上的布袋中。一拍身下黃馬,老黃馬席律打了個響鼻便邁著蹄子朝著攤販這邊來了。
距離攤前半丈,小道士從馬上翻身而下,伸手在寬大袖中摳嗦著什麼,身後老黃馬亦步亦趨的跟著。
等到了攤前,小道士摸出兩枚油亮的大梁通寶,笑嘻嘻遞給攤主,“老規矩,一斤乾花生。”
“小道長,您這兩個大子卻是不太夠了。”那攤主卻是歉笑。
聞言,這小道士微微一驚,反問:“怎麼,又漲價了?”
“您可真是神機妙算,現在境內天災不斷,糧食歉收。加之南嶺那邊又大雪封山無法通行,這糧食越發不好送進來。現在兩個大子只能買六兩了。”
面對攤主拍馬屁,小道士無動於衷。盯著攤主看了片刻,笑道:“我也是你這老主顧了,八兩吧。”
“哎吆,我的小道長。咱這是小本買賣,八兩真是賠本賣了。看在您是老主顧的面子上,最多七兩,不賺您錢。”攤主喊冤道。
小道士眨眨眼睛,痛快道:“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