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鑄九鼎鎮四洲
“好,一言為定!”大禹看著趙公明點點頭,同意了趙公明的要求。
既然已經說定,趙公明也不拖拉,一摸手腕,就從一顆定海珠的空間中,取出了一塊縮小了數萬倍的不周山碎片,這是他收集的最大一塊。
趙公明將這縮小了數萬倍後仍有三尺大小的不周碎片託在手上說道:“這是我之前收集的不周山碎塊中最大的一塊,想來應該夠你使用了。”
說著趙公明就將這一塊不周山碎塊放入了一個儲物袋中,這儲物袋是經過他空間道改造的儲物袋,比一般的儲物袋要大上萬倍,正好來裝不周山碎塊。
大禹鄭重的接過儲物袋,對趙公明行了一個大禮道:“謝過趙公明道友!”
“不客氣,各取所需罷了。”趙公明點頭。
隨後大禹離去,不過在走之前,趙公明為了讓大禹少走彎路,直接告訴他,要想融化這不周山碎塊,還得去找女媧娘娘借用一下乾坤鼎,畢竟大禹要煉鼎,跟元始天尊煉製番天印不同,那是需要將不周山碎塊徹底融化後才能用的,所以要融化不周山碎塊,還得藉助乾坤鼎。
至於大禹能不能借到乾坤鼎,那就不關他趙公明的事情了。
話說大禹離開羅浮洞,直穿過洪荒星空,來到了天外天媧皇宮之處。
經過一番拜見,說明來意後,大禹順利的借到了乾坤鼎,只是就算有乾坤鼎,大禹耗時五千年,融化不周山碎片,煉製成九個高九丈圓九丈的巨鼎,至此大名鼎鼎的九鼎誕生!
九鼎煉製完畢,大禹帶著九鼎迴歸,隨後建立夏朝,史稱“大夏”,建立了完善的家天下制度也就是世襲制,隨後將四大荒定名為四大部洲,即東荒的“東勝神洲”,南荒的“南瞻部洲”,西荒的“西牛賀洲”,以及北荒的“北俱蘆洲”。
數十萬年過去,西荒也的確比之前要強了很多,雖然還是比較荒蕪,卻是比上古時期要強上很多了,這的確是多虧了西方二聖的努力,這倆貨也的確為了西荒付出良多。
隨後四大部洲定名,原本的中荒,則只剩下了不周山遺址,其他的地貌都已經消失,故不享大洲之名。
四大部洲之外,還有四大海洋,分別是東南西北海,與東南西北四大洋。
九鼎分別鎮壓四大部洲,四大海,以及不周山遺址,使得洪荒靈氣再次歸於平靜,減少了天災的肆虐。
隨後,大禹又在位三千三百年,功德圓滿,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大功德降下,得享人皇的天地之壽,入火雲洞中修行。
五帝最後一位“帝禹”,也算是功德圓滿。
五帝盡皆進入火雲洞後,趙公明也得到了參與事件的獎勵,獎勵的確還不少,不過相比三位人皇加起來的獎勵,這五帝總共給的獎勵就顯得不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