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現今如何了?鄭光可還活著”?陳權見了楊定希心下大喜,拉著他入了內也未做寒暄忙是問到。
“鎮內~,有些爭執,不過一時倒也不至生亂。鄭光同馬植等人一味勾連,又是拉攏了朱邪赤心,據報其甚至同淮南亦有些往來,現今已是蠢蠢欲動。杜留後有意及早誅殺,但是鄭臺文與韋令平卻以為該要等等。武寧取下甚巧,時日又是不長,尚有許多不恭者意附亂逆,加上近來各地士子云集,這裡同有不少慣做危言者挑動事端。所以~,鄭,韋二人以為,該尋機盡數誅滅才是。只這般確會有些危險的,留後為此多有不快,然~,咳,他似也做不得什麼”。
楊定希的話讓陳權臊紅了臉,他知道當下武寧的爭端皆因自己的多疑導致,權力分割確實保障了自己的地位,卻也造成了群龍無首的局面。杜方這個留後只是個空架子,如何能夠服人?而這種種爭端又會帶來什麼樣的災禍,如今他已是不敢去想。
“哎,皆是怪我呢,可現今我是自顧不暇,也是無可奈何了。鄭光~,罷了,我管不得了,死活各安天命吧”。
“我~,確是惜身太重了。自離溈山所求只為平安奢活一世,閒暇之時再誦上幾篇文章以圖留名於史。然世事難料,卻又不得不以命相搏,可也正因世事難料,孰可預成敗?我一直念著,如是事敗該要留個生途,亦曾說與原象,武寧所生的種種好似在夢中,卻不知幾時得醒。時日久了,身份愈顯貴,退意也越發重了。至取五州之地,已成一方諸侯,嬌妻美妾,錦衣玉食,加上一頂王爵,這一世~,也是足夠了。我厭了,倦了,更是怕了。常是思之既已得榮華何苦還要犯險求索?那點妄念和性命相比又能算得了什麼”?
“此番入京,怎也不知為何要這般,也曾私怨左右慫恿,可我明白,如是不願自不會如此。這些時日想了許久,終有所悟。原是對我而言,武寧要比長安還要危險,哈哈,可笑吧,然我確是這般想的。自定了南下之策,武寧戰事便又將起,去年連番的亂事死了太多人了,便是我也曾險些命喪。而這次又會使幾人殞命?自身可還能躲過?還有,如是南下~,至那時,退路想來也是斷絕了。來長安~,或許~,能得個安樂公吧”?
陳權似在自言自語,在長安這個曾經無限嚮往,而今卻成了奪命囚籠的地方,他終是放下了些心中根深蒂固的猜忌和不安,用這長長的一番話表露著心跡,或許這是人生將要終結前的悔悟。
或也只是一場戲,一場關乎生死的戲。
“大王,我也怕呢,所以才來了長安,而今只有一言想問大王,今時~,您欲何為?可還欲退嗎”?楊定希緊緊盯著陳權的眼睛問到,他要捕捉住這位一貫反覆無常的主公每一個真實的情緒。
“退?可還有退路?既退無可退,也只能迎難而上。如我還能回去,當依前策,南下”。陳權站起身來走到楊定希身前,略矮了矮身子,對上了凝視來的目光,沉聲應到。
“既如此~,容我為大王覓歸途”。
——
王茂玄1近來憋氣的很,馬公度回京即受重用,這頂多是讓他嫉妒一番,可已傳的沸沸揚揚的馬公度將要接掌內侍省,這可就侵犯到他的利益了。因為現今他的職務就是權知內侍省。
但是仔細想來,便是真的被人奪去了職司,他也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除了生悶氣加上私下咒罵也別無他法。
如今他正琢磨著是不是學學馬元贄求佛,或許還能尋個靈通的法師來了結自己的黴運,府上的侍衛便送進了個乞兒。
被擾了思緒的王茂玄正欲破口大罵,可定睛一看,那乞兒竟是自己那不安分的內弟。
“你~,你怎生這般裝扮?你怎回來了?可被人看見”?王茂玄做賊一般拉住了楊定希的胳膊扯了過來,壓著嗓子連連追問,他可是知道這位內弟現今在武寧鎮廝混,還得了個相當不錯的職司,也算是叛逆的高層了。坦率說他也曾想過,自己今時這般倒黴多半就是因此受牽,可萬萬不敢再讓人發覺異象,否則自己的日子將會更加難熬。
“咳,沒人見到,我行的甚仔細呢,內~,內兄,勿憂”。楊定希極不情願的叫了聲內兄,如此反常更是把王茂玄唬的不輕,一把撒了手後退幾步,撫著胸口顫顫的問:“你~,你可是又惹下災禍了”?
“咳~,您說笑了,我怎會惹了災禍呢?這次只是回來看看,順便~,咳,有事求您”。楊定希擠著笑上前兩步又是攥住了王茂玄的手臂,很是親切的拉著一同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