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殺事件中李純抓住的那幫海盜,審問的結果出來了。
這群人一開始還嘴硬,有兩個厲害的還鬧起了咬舌和絕食。
然而李純那裡對付這些人有的是辦法。
他們很快就招了。
只不過,口供並不一致。
有的說自己主子姓施,有的說自己來自汪家。
施或汪,本就是李純猜測的幕後主使。這兩家的實力旗鼓相當,僅此於許家。許家敗落,對他們是最有利的。那麼,究竟是有人在推卸栽贓還是施汪兩家本就是合作?
為防萬一,李純還從許家借了個過目不忘的百事通喬裝了暗中來辨了。那人還真就確認這群人裡有眼熟的,的確分別來自施,汪兩家。
而這個結果,也與另一邊許海直抓到的內奸口供一致。
這次謀劃,是施汪兩家均有參與,兩家是合作關係。兩家密謀許久,目的在於整垮許家,均分海上利益,打破許家一家獨大的局面,最終實現施汪兩族平分秋色,瓜分偌大海域。
當日的剛哥來自汪家,負責追擊,而施家人手則是後來趕來攔截,與柳兒她們耗上的那一撥……
追查出如此結果,對朝廷來說是大好事。
利用許家一抗二,實力最強的三組海盜實現內鬥,一旦開始,不管誰輸誰贏,海盜勢力都將大打折扣,朝廷最終剿滅海盜的大計也將指日可待。
而屆時,除了朝廷,百姓商人也都是最大的受益者。這不但利國利民,還是鞏固統治的大好事。
朝廷高興,可施汪合作的訊息卻叫許家更是如坐針氈。
原來已是如此四面楚歌的危機……
許海直迅速控制了內奸,並做好了偽裝,開始策劃反擊。
怕引起康安伯的太大反彈,他和李純的意見是一樣的,打算等皇帝的隊伍離開後才動手……
另一邊,萬銘揚的兩筆錢款都到了。
皇帝依舊沒見他。
於公公接待了他。
他一個勁兒地想套皇帝口風,於公公便與他打起了太極,一問三不知。
如此摸不準的態度讓原本就心虛的萬銘揚愈加心慌。他不知皇帝是既往不咎了,還是這只是個削弱萬家的開始?難道萬家真要就此退出大周內陸嗎?踟躕間,萬家的選擇也模糊了起來……
拿到銀錢的皇帝大喜。
這筆銀子讓他的私庫頓時充實起來。
知道康安伯焦躁,皇帝撥出了三萬兩放去了洪澤大壩,修壩的名聲成就的是朱常哲,這也算是對康安伯的另一種寬慰……
入李純手的那筆款項則找了專人管理,用作善事的打點……
前世的南巡以一場盛世大宴結尾,朱常安成了最後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