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珏一直在下一盤大棋。
他既無實權又無兵權還沒寵愛,註定他的路就是皇子中最難的。尤其在五弟平步青雲,父皇態度越發明朗後,他便知自己想上位,怕只能用非常之道了。
朱常安運氣不錯,靠著比試名次和擋刀之恩,竟然謀到了白恆庇佑。但朱常珏知道,若不是他蠢,他能力不夠,父皇看不上輕視於他,又怎會輕易給他這麼大個靠山?
但,蠢有蠢的好處。蠢人用起來更順手,也更聽話,依附力也更強。所以,縱是他百般看不上朱常安,還是與他合作了。
就這樣,朱常安慢慢成了朱常珏的棋子。
劃江而治,是朱常珏給他畫的餅。等朱常安借用了白恆勢力奪權上位並清理了其他擋路石後,朱常珏自然會翻出他勾結北蠻之事。
屆時,朱常珏才是大勢。他會號召全天下一道來幫著他清君側,討伐朱常安。而朱常安沒了自己相幫,身邊又早已被自己人控制著,就憑那點腦子,絕對不是自己對手。
那個位子,一定不會讓他坐熱。
所以,哪怕是多走一圈路,這個天下,也只能是他朱常珏的!
當然,朱常珏不可能一早就神機妙算猜到李純在他們大事將成時會來到北營,但他做事一向喜歡留手,走一算三。
他的實力既不會全數暴露在朱常安跟前,也不可能真的為朱常安所用。他在北營的親信裡還留有一道以防萬一的後手。
這個計劃原本是防止白恆或朱常安不聽話;出現變數;形勢不受控所用,自然不會讓朱常安知曉。
所以當李純突然出現,朱常安開始呼叫人手時,朱常珏的這群人便已經打起了精神。當朱常安一栽,他們這個計劃便開始了實行。
他們需要這一場動亂。
一口氣殺了北營幾大主將,白恆便無人可用,士氣將大受打擊。
一口氣燒了北營幾大糧倉,白恆再沒法打持久戰,且不得不退。
一口氣屠了馬廄,白恆和他的人再無處可逃。
一把火燒了營地,白恒大軍戰鬥力將缺失。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在那顆訊號彈上,那是通知北蠻聯軍機不可失,趕緊來打!
裝備沒了,糧草沒了,將領缺了,連跑都跑不了,保管……一打一個準!再有朱常珏早佈於軍中各處的攪屎棍,這場仗,絕對叫白恆輸個底朝天。
北蠻攻破這道防線後,往南便是京城了。
最好一鼓作氣!
最好趁著京城沒有準備,兵力空洞,一舉破城!
只要京城淪喪,大周便等於沒了心臟。
那還是朱常珏要的效果!
群龍無首狀態下,他才會是天命之選。
全民攘外狀態下,他才能渾水摸魚。
北蠻幫助和支援下,不管是作戲挺身而出,還是順應民意,他屆時快速強突入京,收復政權,也就輕而易舉了……
白恆和李純都盡力了。
可在他們趕到時,面對真正“兵荒馬亂”的場景,心頭都在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