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掌貴> 第六二五章 七上八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二五章 七上八下 (1 / 4)

朱常珏的這些密報都是江南過來的,可落款卻不是同一撥人。但既然同時送來,應該事出的時間很相近了。

他有些不安。

用的是八百里加急,說明火急。是江南也出麻煩了?

京中這幾天的所有事明顯是被人策劃過,早就有預謀有準備的。江南那裡會不會也同樣是對方的一步棋?

朱常珏急急忙忙進了府中密室便開始拆密信。

第一封信,來自魏知縣。

他說,最近王家有些不對勁。說是王家老太爺突然間就一件小事對魏家大發雷霆,他母親王氏被落了顏面不說,還和他一起被王老太爺教訓了。

老太爺還說魏家人跑王家太勤,與王家牽扯太深,以至於世人皆以為王家和魏家合併成了一家。但既然是兩個姓氏,以後還是分清楚的好。

王氏是嫁出去的女兒,便是潑出去的水,萬沒有來魏家指手畫腳的道理。從今往後,魏家上上下下所有人,若不是清明祭掃,都不許上王家門。

魏知縣和王氏一頭霧水,細想最近完全沒有得罪過王家,這又是鬧哪一齣?他們幾乎以為是老太爺犯病了。

哪知半天之後,王家竟然直接告了祠堂,請了族長和族中長輩,把女兒王氏的名字直接從族譜給劃去了,並對外宣稱將王氏逐出了王家,從今以後王魏兩家再無關係……

他們還不顧魏知縣的顏面,將這事去官府戶籍冊上添了一筆,叫魏知縣顏面盡失,平白鬧出了魏家許多謠言……

魏知縣覺得王家這般明顯的撇清必有蹊蹺,但他偏又肯定絕對與荊溪的人和事無關。

他思來想去,這便應該是京城局勢導致了。於是他找到了在王家的幾個心腹問話,果然對方提到,京城來了密信,老太爺看了之後便心神不寧,也沒與誰商量,直接招了幾個男主子將他的決定吩咐了下去……

魏知縣來信,一是道出疑問,二是詢問對策,三是提醒珏王,四是想問這事與他們原本的計劃可有關聯……

朱常珏看完信後便面色陰沉。

的確不對勁。

王家此舉顯然是要全力撇清與自己的關聯。連族譜都搬出來了,連魏王氏都除名了,連族長族人都勞動了,還去了衙門,連魏某的面子都不給,怎麼,是怕被自己牽連?

這很可笑啊!

第一,王家雖成了小皇孫的外祖皇親,可那孩子出世都九死一生,養了一個月都還孱弱不堪,能有機會長大成人?王玥與老四又勢成水火,王家怎麼看,能依附的也該是魏家。畢竟,魏知縣是荊溪當地父母官,魏虹剛又得了個名分,雙保險怎麼也比他們孤注一擲要強吧?退一步講,即便不投靠,也用不著得罪吧?

第二,自己是皇長子,即便真要出事,最不濟的,撈個閒散王爺沒有問題。最壞最壞也就是被囚被控制。既不可能丟了性命,也不可能會像一般罪人那般禍及幾族。那他們在怕什麼?

他處境再糟,與他們能有什麼牽扯?就憑魏虹?沒毛病吧?魏虹只是個侍妾!犯下什麼滔天大禍也不可能牽連到侍妾的祖母的孃家吧?更何況他們王家是皇親,多少有幾分顏面。

可王家這麼十萬火急又不計代價的,是什麼道理?究竟什麼事能把他們嚇成這樣?

不對,不對,還有第三點,更讓朱常珏細思極恐。

即便是八百兩加急,從江南到他手上也要好幾天。換而言之,信中所言已經是好幾天之前的事了。可前幾日,對他的攻擊才剛剛開始,但荊溪那裡當時便已經提前知曉,並有所應對了?

所以,他們不是沒想到第二點,可他們還是這麼做了。就按著他們這個撇清的著急忙慌勁兒,顯然他們知道在自己身上將發生更可怕,更危險,後果更可怖的一種走向……

瞬間,朱常珏後背汗毛倒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