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託太后娘娘洪福,民女才能飽覽如此壯麗的湖光山色。美景當前,便當珍惜。名利如煙,民女倒是沒多大興趣。”
“瞧你這老氣橫秋樣,”太后嘖了一聲,“你對名利沒興趣?”
太后頓時想到了她捐銀子開善堂,又拒絕皇帝賜婚那兩樁。或許,還真有點!
“那你心裡,什麼最重要?”
“家族,還有在意之人。”
“是了,你是一族傳承人,肩負重擔,很不容易啊。不過你這個年紀的姑娘們都擠破了頭想要入宮,想要出人頭地,想要飛上枝頭,其實那也是一種助力家族的方法不是嗎?”
的確是,上一世她已經試過了。且慘敗!
“其實你此刻供貨給朝廷和皇室,你若在京城施展抱負,總比你在江南要強。哀家倒是喜歡你,也希望能常常見你,你若願意,哀家或許可以助你在京城立足。”
程紫玉挽著太后的手緊了緊,兩世了,太后對她說的都是一樣的話,這個老太太,她也喜歡。
“民女不想走那樣的路。民女家中還有祖父和父母,走不開。”
太后一嘆。
“有孝心,你祖父和父母有幸!的確,父母在,不遠行!能享天倫之樂總比背井離鄉強,成吧,若哪日需要哀家幫忙,只要不過分,哀家定當相幫。”
程紫玉謝了恩。
她心中也為太后那些親眷嘆了聲,那幫人謀了幾日都沒得到太后這麼一句應承。而自己卻何其有幸。他們竟看不出老太太越是看多了殘忍的爭鬥,心底裡便越是渴望親情和真情。太后正傷心呢……
“娘娘,以後我入京打點買賣時,便遞牌子入宮看您。”
“那多麻煩,到時候哀家給你個恩典,你就住哀家的暖閣裡。”
“好!您若願意,以後也可以悄悄下江南到我家別院小住,您一定會喜歡那兒,一眼就能看到太湖。到時候我天天陪著您划船釣魚……”太后,其實一點都不難哄。
太后笑得真心,握著她手,與她上了壯觀亭,看那青山白水去了。
她們回到御碑亭時,那廂皇帝正手握一副字叫好。
“母后,您也來瞧瞧,薛翰林這幅字磅礴大氣,著實不錯……”
薛翰林?
程紫玉頓時被吸引了注意力,看向了跪地的青年。
這就是薛翰林?
那個害了她姐姐紅玉一世的負心漢?
薛駿,年二五,三年前榜眼出身,授翰林編修,因著長於書畫,此行便也入選了南下隊伍,一路做些歌功頌德的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