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小小隔間裡,是四隻一套,蓋著紅布的大瓶。
紅布揭下,整套相互輝映的梅蘭竹菊瓶便呈現眼前。
四瓶各成一景,卻又似乎能聯成一整套大景。
每一隻瓶都近有一人高,一臂寬。
在壁燈的照射下,瓶體柔光閃爍,熠熠生輝,討喜至極!
程紫玉忍不住深吸一口,這四隻瓶體上的圖案生動不俗,是她與入畫整整改了七日才定下的。而每一隻瓶上所作的四君子又都隱含了一個個“林”字,四瓶總計包含了六六三十六個“林”……
她如此流光溢彩,費盡心力的作品,今日可得要“賣”個好價錢!
而面紗下的陳金玉卻忍不住微微咬唇。
在製陶方面,縱然她已全力以赴,可程紫玉還是比她高明瞭不止一點點。說穿了,就是雲泥之別。
別的都不論,就這組瓶子上邊泛出的那層蛤蜊光,便已足夠驚歎世間,極具收藏價值了!
這套瓶子,別說兩千兩,扔去市面,就是三千兩,也絕對有人搶著要!
所謂的蛤蜊光是陶瓷表面亮釉經過一段時間的風月侵蝕後,光澤漸退,逐漸柔和自然,精光內蘊,寶光四溢。
擁有蛤蜊光的陶品,不管在何種釉面上都能呈現五顏六色的光感。那通體的寶光,恍惚不定,如夢幻漂浮在絢麗多彩的釉面,幾乎是商和客最極致的追求。
這樣的光感原本只能靠時間的磨礪而形成,屬於古董陶特有,就連最高明的仿造者也都一籌莫展。
可程紫玉偏偏靠著對顏色的把控能力,有本事在陶瓷的表面利用多次恰到好處的煅燒使得釉面出現那層霧感,繼而在快速的冷卻後竟然就這麼形成了一種近乎蛤蜊光的光感……
收藏界的泰斗和造假業的老大都曾紛紛斷言,就程四孃的這一手絕活,足能保程家昌盛百年無憂!而若有誰能學到這個技術,不管是用於高價售賣推廣,或是用於造假古董陶,都將意味著源源不絕的財富!
如此天賦,如此能力,如此前途前景,讓陳金玉羨慕嫉妒!
庫房的管事和師傅上來將這組陶器,包括查檢的結果等大致情況說了說,在聽聞程紫玉要進行最後查驗後,奉上了一大堆的工具又加了幾盞燈後便退去了門外。
程紫玉依舊是虛弱狀,在一左一右的攙扶下慢慢上前,在一尊菊瓶前站定。
溫柔從一邊架子上拿了盞油燈,程紫玉則在陳金玉的攙扶下拿了面凸鏡(放大鏡)。
“金玉,今日我來教你如何查驗。”
陳金玉一臉雀躍。程紫玉沒支開她已是意外之喜,此刻願意手把手地教她,令她幾乎將要笑出聲。
“查檢的時候一定要用凸鏡!否則若有裂變、剝釉、脫色、開片或是氣泡,僅憑咱們粗粗一瞥很難發現,將會直接影響作品的品質和價值!……”
程紫玉循循善誘,指點地耐心又細緻,而陳金玉則連連跟著點頭,受教之心誠懇非常。
“金玉你看,在凸鏡下,咱們的視線便不容易被那些光彩迷惑。釉面上一分一毫的狀況,都完全逃不開咱們的厲眼。溫柔姐,燈不夠亮!”
溫柔聞言,趕緊拉過了沿牆的幾架銅製高臺燈架,一一擺到了兩人身側。
陳金玉暗暗瞥了眼溫柔,暗道他日,自己也定要站在這處,讓那個往日裡目中無人的溫柔對自己點頭哈腰,莫敢不從……
程紫玉一點點傾囊教授著陳金玉,解說之處無一不詳。陳金玉則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地吸收著外邊學不到的養分,只恨不得一口氣能脫胎換骨。
對於程紫玉刻意放緩的語速,陳金玉也只認為這是“好姐姐”為了便利自己記憶的貼心之舉!
講解從釉色、材質、釉面,漸漸移到了瓶面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