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到這裡,如果還有讀者,相信已經忍不住罵娘了。
這算什麼小說,寫的什麼東西,繞來繞去,沒有衝突矛盾,有何看頭?
對此筆者也深表歉意,黃老先生的一生不可畏不精彩,可小生筆力有限,寫不了精彩的故事,但好歹各項大事,基本上講述到位。
也算了卻筆者的一樁心願。
接下來的事情就更簡單了,所以簡單勾勒總結。
黃昌文自建成了老來樂,便把全部精力放在老來樂的經營上,主要負責質量監督和講故事。
傾聽四方來客的故事,也講述自己的故事,彼此之間交流心境。
卻說兒子黃小軍自打和媳婦關係緩和之後,在國家二胎政策的號召下,又要了一個小孩,大約是黃家基因強大,又是一個兒子。
眼瞧著農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林曉琳就同意黃小軍的建議,搬回了下聯合,為了方便照顧孩子,黃小軍便讓岳母跟著去了下聯合。
自己在城裡照顧大兒子生活及學習。
每逢週末,黃小軍便開車帶著兒子回來看望父母老婆,一家人過得確也其樂融融。
日復一日,日子便這麼一天天的過著。
可黃小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回家,平時大家都相約不談,逢年過節時,總有人問起,即使沒有人問,心裡也在想念著。
如同一個疙瘩,堵在大家的心中。
眼瞧著這日子越過越好,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轉眼就到了脫貧攻堅的決勝年,也就是2020年。
從物質生活上來講,聯合村早就脫離了貧困的標準,過上了小康生活,而精神生活,有黃昌文以身作則,帶領大家學習國家的相關政策,又兼得資訊時代,大家都裝上了強國學習的app,也不落後,可謂魚與熊掌兼得。
有道是風起長浪,不久狂風降。
生活過好了,就吃這吃那,正應了老話,禍從口出,病從嘴入,正值新年佳節,一場疫情卻撲天蓋地而來。
為防疫情傳播,全國各地都開始封城,嚴管人口流動。
黃昌文知道這是大事情,交待家人不要亂走動,又到村口問詢政策落實情況。
陳明義道,第一時間就把通知發給大家了,並且利用廣電網路公司的大喇叭,也通知了幾遍,可是大部分村民還是不以為然,覺得這個疫情沒有那麼可怕,大家都是熟人,怎麼可能傳染。
黃昌文聞言嘆氣,他怕的就是這個問題,政策落不落地,不是看有沒有宣傳,而是看執行的實際情況,聽陳明義這麼一講,那這個政策落實就是失敗的!
黃昌文拿出手機,指出防疫宣傳知識道:“你自己看看,這上面清楚明白寫著這個病是有潛伏期的,現在正值過年,那麼多人從外面回來,你怎麼知道他有沒有接觸過感染者,必須著重宣傳,讓所有從外面回來的人自我居家隔離15天,嚴禁到處亂竄。”
陳明義也為難,村裡的工作,人多嘴雜,有的人就是刺頭,不論你怎麼說他就是不聽,任誰都不願意把自己關在家裡,所以當其他人看到有人亂竄時,他也會找藉口說某某都在竄也沒事,為什麼我們就有事?
陳明義道:“咱們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盯著,執行上確實有困難,但我已經告訴他們了,一但有發燒等情況,必須及時上報,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黃昌文道:“去把喇叭開起,我去講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