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東京風華> 第122章 祭16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章 祭16 (2 / 6)

好好的,一起下地獄。

……

時間轉眼即逝,過完元宵,蓬萊書院開學在即。提前五日左右,趙熙便動身出發了。離京當日,數萬禁軍隨行,浩浩蕩蕩,綿延幾公裡。沿途所經驛館,皆已提前部署好官兵,歷經四日,這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登州。

而那些從五湖四海而來的讀書人聽說天子親臨,紛紛提前動身,早幾日便來到了登州候著。一是為了得見聖顏,二是因為近些日子登州守衛森嚴,尤其是各個碼頭,若無允許,不得出船。由是,他們這些人無法獨自前往蓬萊。

登州最大的碼頭停靠了三艘巨船,各個巍然如山嶽。而離木棧橋最近的地方則停了一隻畫舫,碧瓦朱薨,宛如水中亭閣。尋常人家平日哪能見過這麼一個寶貝,接連好幾日都有百姓遠遠地站在別處,欣賞著那浮在江面上的瓊樓玉宇。

趙熙進城那日,登州百姓夾道相望,而地方大大小小的官員穿戴整齊,恭迎聖駕。

彼時已是黃昏。

趙熙在官員們的簇擁下來到了碼頭,他帶著同行的文武官員以及幾百名近衛上了畫舫。而隨行的禁軍分出兩批,各登上兩艘巨船,一艘走在最前面開道,另一艘在末尾保駕墊後,剩餘的將士則留守於岸邊。最後一艘巨船是為那些即將入學蓬萊書院的讀書人所準備的,行在畫舫之後。

而本應該與趙熙同船的沈時硯,則留在其後,登上了末尾的巨船。客艙內,玄清早已等候多時,見他來,便招了招手,命人把上次沈時硯沒帶走的婚服拿了上來。

玄清笑了笑:“先換上吧,阿九已經在蓬萊島等你了。”

沈時硯淡淡地看她一眼,沒說話,只跟著一個侍衛去屏風裡側換衣服。待他出來,玄清卻已離開客艙,去了甲板處。

這艘巨船上的禁軍皆是高家這些年安排在三衙裡的人,如此,玄清方才敢無所顧忌地出現在甲板上。

江面風大,沈時硯傷勢剛剛痊癒不久,受不了風寒,披了一件銀白鶴氅。外白裡紅,將他那病懨懨的眉眼都襯得鮮活。

玄清擺好了棋盤:“離上岸還要一會兒,咱們兩人下會兒棋吧。”

沈時硯沒有拒絕,坐在對面,手執白子。

說是下棋,可玄清似乎並沒有一爭輸贏的打算,反而是一邊落子,一邊說起了她和元懿皇後之間的事情。沈時硯自始而終不言一詞,擺明瞭對玄清的回憶沒有半分興趣。

而相比這邊的沉默,第三艘巨船上的氣氛實在是活躍得很。眾學子都是在年前入學考試中的佼佼者,隨著巨船的移動,遠處那座承載著他們青雲之志的小島,離他們越來越近。有的人按耐不住激動,便聚集在甲板處眺望遠方。也有的人欣賞著江天一色,即興吟詩一首,引得眾人連連贊嘆。

直到走在前面開道的巨船慢慢靠岸,眾學子才強忍住欣喜,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紛紛整理衣帽,準備登岸入學。

而這時有一人則注意到他們的船和墊後行駛的船,兩者之間的距離似乎拉大了。他戳了戳身旁的朋友,把這個發現告訴了他:“陸兄,是咱們的船行得太快,還是後面的船行得太慢了?”

那位姓陸的男子仔細瞧了瞧:“好像是後面的船行得慢了。”

旁邊的人聽到他們之間的對話,不由笑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應該是前面禁軍已經停船靠岸了,為了避免撞上,所以咱們後面的自然要行得慢些。”

說著,那人又看了看他們和前面畫舫的距離,補充道:“估計是咱們的船師傅還沒開始收帆。”

而不遠處,有一紅衣女子正站在碼頭附近一家酒樓的憑欄處,望著那迅速上岸的禁軍們,眉心緊蹙。

在女子身後還站了一個侍衛裝扮的男子。若是從樓下往上看,多半都以為兩人是一主一僕,然而在他們看不見的地方,女子衣裙下的腳踝拴了一條幾十斤重的鐵鏈,而那名侍衛手持利刃,隔著衣衫抵住了女子的後腰。

尖銳的觸感,像是無聲的警告。

顧九紅唇緊抿,面上的胭脂粉黛都遮掩不住她眼底濃濃的倦意。她被囚禁在蓬萊島已有一月有餘,今天傍晚時分,房中忽然來了兩個女道士,逼她服下軟筋散,而後為她梳妝打扮,換上嫁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