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野心與日預增,放下身段展現自己對皇權的渴望。
在出身的外祖母深得外祖父喜愛,並順利產下皇子後達到了頂峰。
世家想跟舅舅拉近關係,掌控舅舅,從而達到進一步控制皇帝的心思。
沒想到的是,外祖父並沒有色令智昏因外祖母無底線寵信世家,而外祖母也不是一心向著世家的。
她跟外祖父的感情不是假的,舅舅跟阿孃更是她血脈相連的骨肉,她不忍心利用。
舅舅的婚事算是世家跟皇室的第一次博弈,最終的結果是阿孃自請遠嫁北淵為外祖父和舅舅爭取到一絲先機。
為此外祖父和舅舅震怒,舅舅下定決心收拾世家,而禎甯皇貴妃是舅舅一顆重要的棋子,禎甯皇貴妃也沒辜負舅舅的期望,成功地制衡了世家。
但最重要的是舅舅沒讓崔太后生下子嗣,禎甯皇貴妃進宮的也晚,崔太后和世家已經對爭奪舅舅的寵愛死心了。
終舅舅在位時期,不可能再出現第二位寵冠六宮的李皇后。
舅舅推表哥上位也不容易,崔太后手裡養著皇長子,皇室繼承人奉行無嫡立長,皇長子雖沒記在崔太后名下改立玉牒,在所有人的眼中也稱得上半個嫡子了。
加上他皇長子的身份,立他為太子的呼聲很高。
表哥是舅舅最小的兒子,仗得是子憑母貴,舅舅的寵愛。
外人眼中這樣很不牢靠,淮安侯府也空有爵位沒有實權,非合適的人選。
是舅舅力排眾議,加之表哥看清形式求娶世家的女兒,才轉變局勢。
可讓世家女生下男嗣是大忌,世家防止再出一個與他們離心的李皇后,之後的女兒都十分嚴厲的教導,令她們無法脫離家族的掌控。
擁有那麼多世家血脈的皇子雖然達到一定的平衡,卻也有世家達成一致幹掉表哥推幼帝登基的可能。
表哥的皇位並不安穩。
她可以理解表哥所做的一切,但並不代表她認同他的做法。
只有裝傻充愣作不知情狀態,不過表哥大概也看清她的想法,他們都維持表面祥和誰也不拆穿罷了。
有些事沒必要掰扯的太清,彼此明白對方關鍵時刻不會背叛即可。
這些話不適合跟青女說,且由她胡亂猜測去吧。
“郡主殿下,子禧公子來請安了。”
小丫鬟進來通報。
裴寶珠和青女對視一眼,心知肚明他為何而來:“請他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