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寶珠笑了笑,看向妍娘,小姑娘今年十四歲,快及笄的年紀,聽長輩談及自己的婚事,羞得抬不起頭。
讓裴寶珠想起了壽和,前段時日她還收到壽和的來信,與她講了小城的風景人情,向她問好。
“妍孃的身份不愁嫁,夫人不必擔心。”
紅娘可沒那麼好做,小夫妻過的幸福不見得記得你,但不幸一定記恨你,以裴寶珠的地位不怕她們埋怨。
但這種棘手的事不如從根源解決。
寧國公夫人聽出她話裡的婉拒,心底略有一絲不虞。
她都聽說了,王氏的女兒之所以能記在侯府,全靠著福康郡主的請求,她那位哥哥有多看重嫡庶尊卑沒有比她更清楚的了。
對繼室更是從不縱容半分,一切歸功於她們那位繼母,禎甯皇貴妃進宮前解決了繼母,可他們心中的陰影無法驅散。
所以淮安候違背原則將王夫人的女兒記在名下,寧國公夫人吃驚至極,隨後打起走裴寶珠路子的主意。
王氏的女兒姓李,跟謝家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福康郡主尚能為她做那麼多,她家妍娘可是世子的表妹,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姑表親!
裴寶珠無視寧國公夫人的不悅,轉頭觀察其他姑奶奶,謝長恭出嫁的兩個妹妹亦不是多話的性格,此等場面僅隨眾人附和微笑。
裴寶珠:“……”
合著謝家女兒的脾氣真就只長謝長歡一人身上了。
不過淮安候重男輕女不喜庶出的名聲她有所耳聞,沒有父親的寵愛縱容,她們哪裡來的底氣任性?
謝長歡身為嫡女在淮安候心中的地位不同於其他庶女,地位自然而然高,加之有謝長恭這個親弟弟撐腰,她鬧騰些也是有的。
只是裴寶珠想不明白,既然淮安候不喜歡庶出,為何還要搞出這麼些庶出的子女,平白受罪。
難道為了多子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