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帝若水三千,只取一瓢,獨寵李皇后。
李家作為李皇后的母家,得到的利益比從前所有皇后加起來還多,引發其他幾家的不滿,而李家的野心開始蓬勃。
李皇后受盡裕安帝寵愛,她生的子女為裕安帝鍾愛,憑什麼下一任的皇后讓給旁人?有李皇后庇佑,他們李家的姑娘仍可做帝王鍾愛的皇后!
出乎李家意料的是,最先反駁李家的不是利益受到損害的王家,而是宮裡的李皇后,李皇后是個溫柔似水的女人。
她愛慕裕安帝,疼愛兒女,若兒子喜歡世家的女人,她自不會反對,可先帝對世家無感,不喜歡李家的表妹。
李皇后順從兒子的想法,也有幾分不忍心侄女受委屈,拒絕了李家女兒為太子妃的請求。
可惜,她的嫂子,李家如今的太夫人不懂她的心思,覺得小姑子故意與她作對,仗著受寵不將李家放在眼裡。
在她有心無心的話語下,李家對李皇后隱隱不滿。
而先帝不願從世家中擇娶太子妃,在世家眼裡便是離經叛道,他們決定給李皇后母子一個教訓。
逼迫昭淑大長公主聯姻北淵。
王鄭盧崔合力促成,李家緘默不語,裕安帝頂著壓力不肯鬆口,先帝望著妹妹的臉決定妥協,迎娶王家女為太子妃。
昭淑大長公主看父兄被世家逼成那般模樣,憤怒之下答應聯姻,勢要成一番事業,在北淵站穩腳跟,幫父兄除掉世家。
一下子,雙方都慌了。
裕安帝夫妻和先帝疼愛昭淑大長公主,如何捨得她去北淵受罪,苦口婆心的勸:女兒啊,你金尊玉貴怎麼能嫁那種蠻荒之地!
妹妹啊,北淵不適合你。
奈何昭淑大長公主卻鐵了心要嫁北淵,誰勸都不肯鬆口。
裕安帝和先帝滿腔的火全傾向世家。
世家那邊也委屈啊!
他們只是逼太子鬆口,沒想讓昭淑真的嫁去北淵!
昭淑是中宮嫡出的公主,北淵王哪裡配得上他們的公主殿下!
幾家琢磨好了,假意逼著昭淑聯姻,李家必然會保外孫女,到時太子鬆口娶世家的女兒,他們順勢止住,面子裡子都有了。
哪成想,李家關鍵時候沒動靜,昭淑又不按套路出牌,死活要嫁北淵王。
他們敢和皇帝打擂臺是一回事,翻船了把皇帝和未來皇帝惹毛了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們終究希望自家的女兒能得太子的心。
鬧成這樣,別說得太子的心,太子肯見太子妃都是萬幸!
事實如他們所料,原本快鬆口的太子突然決口不提成親的事,擇太子妃之事無限延期。
太子等得,王家特意培養出的“太子妃”等不得啊!
好在,太子最終依舊娶了世家的女兒。
昭淑大長公主嫁到北淵後沒多久,李皇后病逝,裕安帝身子大不如前,先帝將自己關在屋子裡一整夜,紅著眼睛面見裕安帝。